“不知太后娘娘找我有何事?”琳琅笑着询问了一句。
老太监只看了她一句,却是不说话,一张老脸上半点表情都没有,就像是个活死人。
琳琅自知从这老太监嘴里问不出什么来,于是,就端着步子跟着他一同去了太后那里。
“法师,恕哀家直言,哀家并不相信鬼神之说。哀家也不知道你是怎么将所谓的燕雅鬼魂唤出来的,也不知道你做这些有什么目的,但是哀家希望你不要给人根本就不存在的希望。”
太后看琳琅的眼神,完完全全就像是在看一个江湖骗子。
琳琅忍不住心道,这老太婆确实有些厉害,居然在这种事情上会如此理智。
琳琅定了心神,义正严辞,不卑不亢道:“正所谓,信则有,不信则无。太后坚持太后的想法,本法师也没有办法。”
“那么法师能不能将燕雅唤出来与哀家见上一面?”太后厉声道。
琳琅知道太后不比百里茗皓好骗,一个是清醒的,而一个却是疯狂的。
怎么办?要是自己唤不出来不就正好说明这一切都是假的吗?
然而,琳琅犹豫的这一刻,太后就料定了这大法师就是个骗子。但听她哼一声,又道:“哀家是燕雅的义母,却也是想见上她一面,对于那些陈年旧事,哀家却是有些问题想要问她一问。若是法师真的能够将燕雅唤出,哀家自是感激不尽。”
“大法师不愿意吗?”太后上前一步走近琳琅道,“还是说大法师根本就是徒有虚名?”
琳琅定了定心神,回应她道:“不是本法师不愿意,只是没有皇上的口谕,本法师却是不敢擅自将燕雅唤出见其他人的。还望太后见谅。”
琳琅的这一句话,却是驳得太后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之后两个人就这么面对面看似敌对的站立着,过了很久才听太后叹一声,有些无可奈何说道:“他是一国之君,若是因为沉迷于鬼神之说而误了国事,却是会引起大麻烦,要是变了天,最终受苦遭殃的还是无辜百姓。大法师,希望你好自为之!”
原来太后是在为天下苍生着想啊!
可是,抱歉了呀,本姑娘我做这么多就是想要大祁变天!
“呵呵,太后,这人有人的气数,国也有国的气数。这确是注定好了的,等到气数尽了的时候,也就到头了。人是这样,国也是这样。这与我一个小小的道人却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琳琅淡淡地看了太后一眼,又续道:“自古兴亡皆有定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唯有德者方才能享之!”
太后脸色大变,琳琅并不以为意,她继续说道:“太后,本法师下面的这些话或许会不大好听,但确是事实。本法师夜观星象,发现大祁若是这般下去,那么日后就定会被其他诸国所吞并。想要长治久安,永绝后患,就必须改变,首先轻徭薄赋、与民生息、奖励耕织。再者,分封的王爷不得入京,或者用不得出京。”
不等琳琅说完,却是见太后惊得目瞪口呆。
“没想到法师还对这些有研究,你就不怕被皇上知道而掉脑袋吗?”
“伴君如伴虎,我这脑袋已经是架在刀上的。而且就像太后所说的,我只不过是一个以鬼神之说妖惑圣主的假学道者,横竖都是一个死字。这国家的事情我不懂,这朝政也不是我能掺和的。我想,如果太后真的是为了大祁,就不妨想想我方才说的那些话。”
太后微微皱眉:“你凭什么就认为哀家一定会向皇上进言?”
琳琅笑道:“不为什么,只是直觉。”
能够将太后的注意力从燕雅那件事情上转移开来,琳琅自己都不由得开始佩服起自己来,这样一来却也是个一石两鸟之计!
她的计划才刚刚开始,不是么?
如果百里茗皓真愿意做到“轻徭薄赋、与民生息、奖励耕织”,倒是省去了百里景修日后的麻烦。
依照琳琅对太后的分析与了解,她一点都不担心刚才说的那些话会对自己带来灾难。恰恰相反,她觉得只要自己够聪明,这是一个值得利用的好机会。
待琳琅走后,太后回想起刚才和那个大法师之间的对话,这才惊觉自己不知不觉中居然被那大法师牵着鼻子走了。
只是那个大法师倒真的是个怪人,一点都让人琢磨不透,更重要的一点是,那个人的脑子好使的可怕!
而与此同时,筋疲力尽的琳琅正要睡下的时候,却是见有人将一个小包袱扔在了她的床上。琳琅忙追赶出去,却是没有看见人影,只瞧得屋顶上被掀开的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