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婷阅读 > 乐卿心 > 浮生若梦(五)

浮生若梦(五)(第1页)

    秦圆平日多是打扫庭院、劈柴洗衣,本来就正值新年,整个东宫都忙的不可开交,现在又出了事,大家更是谨言慎行,一句话都不肯多说,本来该是热热闹闹的日子,现下竟比平日还要沉默。几日下来,她竟找不到机会见秦青。

    这日秦圆好不容易逮住机会,问道:“青姐姐,红姐姐她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秦青看了眼四周,拉着秦圆到角落里,红着眼睛悄声道:“除夕夜宫里公公来送御菜,正巧红儿来上菜,太子妃便赏了公公一杯梅花酒,不料那公公饮下之后却是当场毒发身亡。”

    秦圆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道:“什么?毒发?!”

    秦青一把捂住她的嘴,“小点声,嬷嬷吩咐此事不可外传,你不要与他人言说,知道吗?”

    秦圆点头,忧心道:“那红姐姐呢?”

    秦青的眼眶一下子红了,泪水聚在里面泛着光,声线也止不住地颤抖,更咽地道:“隔天太子就赐了鸩酒一杯。”

    秦圆犹如五雷轰地般愣在原地,道:“红姐姐怎么会下毒,她是陪嫁过来的旧人啊!”

    秦青抹着泪珠,道:“谁说不是呢?可那饭食是她送过来的,就算不是她下的毒,她身为小厨房的掌事,出了这么大的事她首当其冲!”

    “太子妃呢?她就没说什么吗?”

    秦青断断续续地道:“太子妃受了惊,病更重了。”

    “那幕后凶手呢?”

    秦青哭的痛不欲生,摇着头道:“这不是你我能过问的。”

    秦圆呆愣在原地,轻轻揽过秦青,秦青抱住秦圆,泪水犹如溪流般汩汩而下,滚烫的泪珠甚至浸湿了秦圆的肩头。秦圆好似能感到那颗颗滴落的泪珠,虽隔着厚厚的棉衣,但那火热的怒意与悲愤,却烧穿了衣裳,落在她肩头,烫的她难受——可心又是那么的冷。

    “红姐姐葬在哪里?”

    “乱葬岗,罪奴不得、不得收尸安葬。”

    秦圆慢慢闭上了眼。

    良久,秦青才推开她,抹了抹眼泪,叮嘱道:“你我平日与红儿十分亲近,如今红儿出了事,纵使太子殿下吩咐压下此事,你我也需谨言慎行,以后千万不要再提红儿,万不可再生事端,知道吗?”

    秦圆默默地看着她,终是缓缓点头应下。

    秦青这才好受些,“我该回去了,你也回去吧,记住我说的话。”

    秦圆低低应了声,秦青突然又抱住她,红肿的眼睛关切地望着她,嘱咐道:“后宫争斗不休,红儿已经没了,你不能再出事了,你要保护好自己。”

    秦圆重重地点了点头,“青姐姐,你也要保重。”

    秦青点头,深吸一口气,调整好心绪,转身走了。

    晚上秦圆抱着膝盖,坐在窗边,回想着那日秦红与她们告别时的情景,她穿着青色的圆领宫衣,笑魇如花地说,她将她们都穿在了身上,她们永远都在一起——入宫不过三个月,秦红就已与她们天人永隔,再无相见之日。

    她还那么年轻,却永无绽开之时。

    秦圆望着乌黑的天空,寒冷的晚风吹过,冷得她皮肤都起了鸡皮疙瘩,她忽然有种强烈的感觉——她不属于这里。

    秦红消失的无声无息,却无人在意。

    东宫人来人往,每天都有宫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或被罚、或被贬、或被赐死,每个人都只专注自己的事,其余的事一律不听、不看、不关心,淡漠无情,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在这深宫里活得长久。

    他们都只是个卑微的宫人。

    秦圆话本就不多,如今更是变得沉默寡言,每日小心翼翼地活着,只盼二十五岁能早点到来——在宫里活得太累了。

    初春时分,秦圆终于升了阶,被派去掌管花房。

    &nbs p; 秦圆甫一进院,便见秦青守着殿门口,秦圆走到秦青身边,道:“青姐姐,我来给太子妃送几盆蝴蝶兰,是放院子里,还是送进去?”

    秦青道:“蝴蝶兰娇贵,太子妃嘱咐了,要摆在殿里好好养着。”

    “那我就送进去了。”

    秦青嘱咐道:“太子殿下和柳侧妃也在,你小心一点。”

    “好。”说着,秦青掀了帘子,让秦圆等人进去。

    秦圆目不斜视,走到中央便跪下行礼,道:“奴婢花房掌事秦圆,见过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侧妃娘娘。”

    “起来吧。”

    “谢殿下。”

    秦圆道:“奴婢奉命送来几盆蝴蝶兰,都是花房精心培育的,不知娘娘要放到哪里?”

    嬷嬷道:“跟我来吧。”

    秦圆转身跟着嬷嬷进了内殿,指挥着众人将蝴蝶兰摆好,正要告退时,嬷嬷却道:“秦圆你留下。”

    秦圆挥手让众人退下,“嬷嬷有何吩咐?”

    嬷嬷仔细端详着她的面容,赞赏道:“进宫半年,你也变得端庄沉稳了。”

    秦圆只低头不答。

    嬷嬷问道:“在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晚安我的爱人 一朝驸马爷变凰后 苏娘子经商啦 解谜与双马尾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币 白蛇问道 翼飞本纪 蛇王夫 天降双宝,总裁爹地放肆撩 弓道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