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天林森并没有和其他人一起返回老营地。
而是留在场部兼职了一把光荣的人民教师。
要教的东西很多,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很多事情还必须要到实地去,和具体的事件相结合,才会留下更深的印象。
而现在他主要教给他们的就是一些生存经验。
比如最简单的,晚上不要离开营地,遇到沙尘暴该怎么自救,在雪天的时候怎么辨别方向。
都是一些非常实用的知识。
还有,于正来千叮咛万嘱咐的思想教育。
关于这方面,林森只是讲了一个实实在在发生在坝上的故事。
“当年,全世界最著名的林业学家佩科维奇,也曾经到过塞罕坝。
在当时我们就想让这个佩科维奇专家给我们一点点关于林业方面的知识,让我们在植树造林这条路上少走一点弯路。
可你们知道这个佩科维奇是怎么说的吗?”
林森在这里顿了一顿。
“他说塞罕坝是典型的高原荒漠,完全不可能种活成材的树木,想要在这里建林场的计划是绝对行不通的。
他竟然劝我们放弃。”
“我们能放弃吗?”林森面向30多个学生,大声的问道。
“不能。”
“大声点我听不到!”
“不能!!!”
“是呀,不能!因为我们赛罕坝,我们承德,是49城在北面的门户。
蒙古高原的风沙如果在这里不能被挡住的话,就会长驱直入,直接吹到天安门去。
你们以为我们仅仅只是在植树造林,错了!
我们还在保卫首都!
所以坚决不能放弃。
在塞罕坝植树造林这项事业里面,我们要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如果我们不成功,我们的子辈孙辈也要继续我们未完成的事业。
哪怕花费祖孙三代的努力,也要把这里一望无际的荒漠变成一望无际的森林。”
这年头人的血本来就是热的,更别说这些接受过先进教育的中专生和高中生。
对于林森的话,他们非常的认同。
一种保卫首都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经过我们这几年的努力,已经用事实击碎了佩科维奇这个全世界最著名的林业专家,给我们塞罕坝所下的定论。
因为我们已经在坝上植树超过了3万棵。
下个月,承德林业局就会安排人在坝上搭建一个新的林场,一个机械化的林场。
从明年开始,就会实行机械化的植树造林,到时候效率要比我们现在高的多的多。
你们小时候,爷爷那辈人对你们所说的塞罕坝古时候的情形,将于不久的未来重现。
而我们今天在场的所有的人,都将是这一历史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这是一种无上的光荣!”
“啪啪啪啪!”
所有的学生都不由自主的鼓起了掌,哪怕手心通红都没有停下。
此时在这个会议室窗户外面,于正来正看着在讲台上面侃侃而谈的林森。
他的身边是围场林场的现任场长,曲和。
“这小子可以啊,是个人才,要好好的培养。”于正来转过头来,看着曲和说道。
“小林的确很不错,性格好肯吃苦,脑子还灵活,最重要的是觉悟高,而且还是烈士遗属,成分没问题,要不往他肩上加点担子?”
,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再观察观察,等明年机械化林场完全落实下去以后,再看看他,如果可以的话,就要往他的肩上加担子了。”
林森也想不到,在别人的眼里,他是一个觉悟很高的人。
其实他没有那么多的想法。
就是想种树。
最好能尽快的让塞罕坝的绿化面积达到50%以上。
不能让系统把他束缚在这里。
祖国的广阔天地,他也想去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丈量。
但现在肯定是不行了。
要想绿化面积达到50%以上,没有十年苦功,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还是用了各种最先进的植树造林技术。
比如说半遮光法育苗,灌木乔木套种,落叶树木和常绿树木套种,还有各种大型农机的帮助。
这已经比原本电视剧里面至少快了10年以上了。
当然,这也是一个美好的期许,只能说10年内有这个可能性。
这个可能性还不是非常的大。
于正来和曲和两个人看到林森的讲课,已经走上了正轨就离开了,他们现在事情很多。
林森给所有的学生打完了鸡血以后也给他们浇了一点冷水。
坝上的恶劣环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