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平正盛指挥的高台上滚滚而来。
“一败涂地,完了!天亡我也!”
平正盛站在指挥台上呆若木鸡,整个人仿佛失去魂魄一样,内心一片冰凉。
虽然自诩天照大神的子孙,但平正盛却比谁都知道,倭国这片土地其实是不受神眷顾和保佑的。
否则为何独独倭国地龙翻身不断,火山海啸不断?
否则倭国人为何都这么矮小黝黑?
极度的自卑反倒造就了他们极度的自大与狂妄,艰苦的环境和无尽的苦难给了他们强烈的野心。
上千年来,他们无时无刻不想逃离这片海岛,无时无刻不在觊觎朝鲜半岛之地,甚至华夏膏腴之地。
这才有了有了隋朝时的“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这是倭国第一次向华夏显露自己的野心。
这才有了唐朝时期的白江口之战,这是倭国第一次向华夏发起挑战,想从华夏手里虎口夺食,占领朝鲜半岛,继而攻占华夏膏腴之地。
结果白江口之战,四万倭国大军却被一万唐军按在地上一顿摩擦,几乎全军覆没,而唐军的损失却微乎其微。
知道双方实力的差距后,倭国立刻开始了向唐朝学习。
本来他们以为唐朝会一直强大下去,倭国几乎是永远不可能超越华夏了,可谁能想到强盛一时的大唐竟然也会衰弱,也会灭亡!
而作为大唐继承者的宋朝,却是出了名的孱弱软弱,不仅打不过北面的契丹辽国,连西北的一伙党项强盗都打不过。
甚至于连南边的交趾李朝都可以可以欺负一下,据倭国打探到的情报,李朝自一百多年前,就不时侵扰宋国边境,寇掠各地,剽掠边民,抢夺牛马,焚烧庐舍。
可面对李朝的种种无理举动,宋朝却只能对李朝频频示好,并以广源等赐交州。
即便这样李朝却还要得寸进尺,就在大约四十年前,李朝大举入寇宋国,屠杀宋国人数十万,又俘掳民众数十万而归!
正因如此,倭国上下其实非常看不起懦弱的宋国的。
在听到这些消息后,所有倭人只恨倭国没能与宋国领土接壤,否则凭倭人的勇武,定能从宋国手上获得更多的好处,一点点蚕食宋国土地!
而另一边,因为倭国这么多年一直在向唐朝学习,因此很多倭人都认为软弱的宋国不配继承大唐的衣钵,只有勇敢的倭国才是大唐文化真正的继承者。
基于这样的想法,其实倭国上下对梁山军其实也是很有些看不上的。
可是现在,梁山军却再次轻而易举就把倭军击败,将数万倭军按在地上狠狠摩擦,一如四百多年前的白江口之战。
平正盛顿时就有一种信念崩塌,自信崩塌的感觉。
难道倭国就真的永远打不过华夏?
难道我们就真的只能世世代代被困在这几座遍地都是火山和地龙翻身破岛子上?
“主公,请离开这里,坐镇大宰府指挥全局!”
平正盛只觉万念俱灰,他身边的家臣武士却是反应极快,连忙扶着他走下了指挥台。
不过这些人也是厉害,明明是要临阵逃跑,偏偏说得这么好听。
一如后世的大倭国皇军,一面烧杀抢掠三光政策无恶不作,一面却说中倭亲善,*****。
这就是倭人的家传本事!
一直到被扶着我走下指挥台,平正盛这才渐渐恢复清明,奋力挣开家臣的搀扶,再次变得威严起来:“收拢溃兵,命水军做好准备,接应大军进入水城!”
这个时候自然不能打开罗城城门,否则梁山军就一定会衔尾追杀,跟着溃兵杀进城内。
只有先退回水城。
不过这时全军大溃,秩序丧失,大家慌作一团挤作一团,想要登船撤回水城又何其之难?
什么叫做自陷死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平正盛等人现在终于明白了。
“能救多少是多少吧!哪怕只有一两成的人能退到船上去也是好的!”
平正盛惊慌失措的往水城方向跑去,哪知却在这时就见前方猛地火光冲天而起,水城里密密麻麻的小船顿时一阵大乱。
平正盛见状,顿时眼前一黑,随即一张嘴就喷出了漫天的血雾!
“大神啊,为何不佑倭国?”
带着无尽的怨念,平正盛气急攻心,一下晕倒过去。
“哈哈,张顺他们得手了,兄弟们,全部随我压上去,把这些倭奴赶下水喂王八!”
梁山军这边,王寅已经骑上了他那匹转山飞,兴奋的大喊道。
“万胜!我梁山军万胜!”
萧嘉穗同样兴奋的大喊着,随即转过头来对王寅激动的道:“倭国一向狼子野心,我们今日也算为为中国,为我们的子孙出去一大敌!当为汉军贺,为中国贺!”
“恭喜哥哥喜得贵子!”
便在王寅等人大宰府前大杀四方,将数万倭奴赶入水城淹死大半的时候,梁山泊宛子城内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