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气,于是张嘴问他:“您觉得道是什么?”
“道,无形无相,无色无声,恍兮惚兮,若有若无,超越时空!”秦意饮了一口茶,“道,生生不息者,不离其宗者;不断超越者;莫非精神的传承者......”
柳丹听完,沉默了一会儿,又问:“先生怎么看西方哲学、佛与道?”
她自己都没有留意到自己语气的变化。
“西方哲学的根在于“是”,印度哲学的根在于“我”,没有吠陀奥义书中“我”的精神,就不会有佛教的非“我”精神。”
“严格的说,佛教不讲“无我”,而“无”的观念是一种我们国人的观念,而非印度观念,印度人讲非而不讲无。”
“道的精神在于“莫非”二字,所以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秦意夸夸其谈,别忘了他谁的弟子,虽然那太上老君不承认。
好半天以后,秦意才说完,然后眯着眼睛含笑望着柳丹。
“为何信佛者无数,而信道者寥寥?”柳丹继续问。
“佛修来世,来世缥缈,世人无法见到,自然信服!”
“而道修今生,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但从古到今世人并没见过!”
“佛以人为中心,故其道不远人。但人的根性有利钝,习染有厚薄;同具净信,而悟境有高低,修学有优劣。”
“且人的生活环境各殊,志趣乐欲互异。故在道的接受与修学上必须照顾特点,力求相应,而不可胶柱鼓瑟固执不变......”
秦意长篇大论,滔滔不绝说了接近十分钟。
柳丹听罢,良久不语,后双手伏在榻榻米上,深深的弯下了腰,“受教了!”
赵胖子他们三个人面面相觑一脸懵逼,盛范眨了眨大眼睛,低头悄声问身边的孙浩然:“孙哥,这说的都是啥呀?”
“论道!”孙浩然毕竟也是本科毕业,虽然对佛道没什么研究,听的也是懵懂,但起码知道他们在讲什么。
赵胖子哈哈大笑,“终于有人能和你坐而论道了,我这老弟怎么样?”
柳丹正色道:“秦先生非常人!”说罢,对众人点头后,飘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