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后天就是腊八节了,这雪也停了,要不然明天都上镇上去买点年货吧。就怕这个雪下大了,后面想下山都没有机会了。”
“是啊,正好我家还有些野菜可以拿下山卖点钱,给家里的小孩子们啊买点肉,打打牙祭。”
“我今年怕是只能买点边角货了,我那口子外出打工,现在都没有回来呢。我得省着点用。”
顾阿婆拎着草笼子回来的时候,就听见大家话蓬蓬的在说着。
蹲下拎着小野兔也跟着说道:“是该下山买点东西了。我刚回去看了一眼,秋生一家连像样的棉被都没有了。”
那话里满是心疼。
隔壁的李婶子接话到:“你不打算给你家秋生再找一个啊?”
顾阿婆顿了顿,回答道:“有了后娘就有后爹。还是算了吧,二妞眼看着也能主事了。”
顾盼在心里想着,果然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前世她像顾二妞一般大的时候,还在奶奶怀里撒娇呢。
但是眼下,顾二妞却能照顾弟弟妹妹,担负起了每天烧火做饭洗衣的责任。
顾盼想着,得赶快挣钱,可是眼下的情况,压根不给她发挥的余地。
特别是空间里的好东西,她得想想,该怎么拿出来。
想着想着,就抱着小野兔睡着了。
等醒来的时候,已经中午了。
顾阿婆煮了饭,汉子们吃过后就排排坐着休息会儿。
顾二妞埋头在缝补衣服。
“二姐。”
顾盼睡醒后,摇摇晃晃的走到顾二妞身边,肚子咕噜叫着。
原本在院子里收拾野菜的顾小武看见顾盼出来,屁颠屁颠的要带顾盼去看小野兔。
顾二妞抓住顾小武,放到一边,对着顾盼说道:“你坐着,二姐给你端粥来。”
因为错过了大伙吃饭的时候,顾二妞只好将顾盼那一碗给她温在锅里。
顾小武跟顾盼贴贴,眨巴眼对顾盼说:“小六,爹给小兔子做了窝,你吃完饭,我就带你去看看。”
顾盼还没有完全醒觉,脑袋一点一点的。
听着顾小武的话,嘴里哼哼唧唧的。
趁着出太阳,汉子们休息了半个时辰后,就紧锣密鼓的开始搭建了。
昨夜搭的木屋,只是一个临时的厨房,将就给顾盼一家凑合睡得。
今天才是重头戏。
顾盼端着碗坐在一旁,看着建木屋。
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不然鲁班书也不能成为后世的神著。
只见王大叔,指挥着众人,利用榫卯结构,很快就搭建起了一个雏形。不同于现代电视剧看到的那种很有规格的大型木屋,王大叔为顾盼一家建造的是最为简单,也最为快捷的木屋,有点类似于现代荒野求生里面,利用小原木等就可以筑起来的木屋。
但是由于顾盼一家人多,因此也是需要打地基,立梁柱的。
因此勾列出雏形后,就可以利用小型原木进行填空排列,不用再多加人力进行处理,分割,这样一来一个开阔的木屋两周就能建造起来。
后续的木床,木桌,木椅,利用剩下的木材就能一起给做好了。
顾盼一边看着造房子,一边心里想着之前婶子们说的下山买年货,也许这就是机会。
喝光了粥后,就自己登登登的将小碗放在盆里,用水洗起来。
周围的婶子看见了,都不免夸奖一句:“哎呦,小六真懂事,这么小就知道帮忙干活啦!”
虽然外表是一个小奶娃,但是内心依旧是一个大好青年好嘛!
怎么听见夸奖还会不好意思呢?
羞的脸都红了起来。
而后窝在顾阿婆的怀里,奶声奶气的说道:“阿婆,我也想下山看看。”
顾阿婆想了想,顾盼长这么大,还真就一次都没有下过山,于是喊道:“秋生啊,明儿我要下山买年货,你跟着一起吧。让这几个丫头小子都去见见世面。”
在院子里的小家伙们听见了,都甜甜的对顾阿婆道:“阿婆真好!”
第二日,顾阿婆果真在山脚下等着顾秋生一家。
孙大叔赶了牛车,齐齐整整的坐了一车的小孩子。
都是各家各户趁着这个年节,带着孩子出来放风,见识一下。
大人们就跟着在牛车后面,聊聊来年春耕的事情,和各家的家长里短。
牛车晃啊晃啊,顾盼明明才睡了一觉,结果忍不住,又趴在顾大虎的怀里睡着了。
一行人大约走了半个时辰多点,就到了镇上。
热闹的气氛,不等顾大虎叫醒顾盼,她自己就醒了。
顾二妞摸了摸顾盼的小手,不冷。
一行人都下了车,顾盼在顾秋生的怀里,看着这个热闹的集市。
有卖馄饨的,卖包子的,还有捏面人,糖葫芦的。
顾盼看着这些,倒是没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