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一点点的升起,顾盼等着孩子们起床。
最先起来的是满满。
满满住在之前堆放杂物的集体房里,后来顾盼说,就当做她租的房子,一天给一文钱的房钱。
村里人就没了意见。
“顾婶子。”远远地,顾盼就听见了声音。
回头一看,是漆骏河一家。
“怎么来的这么早。你们的房子就在前面,随我来吧。”顾盼早早地就选好了房子。
一共两间。
等顾盼搬进新房,后面腾出来的集体房,就抵满满那一间的房。
所以现在说来,顾盼租了两间房。
一天一文,一个月下来都是60文。
顾盼将漆骏河手中的东西接了过来,东西不多,感觉就是一些衣服褥子什么的。
秦琼跟在后面,有些哀怨。
她何时吃过这么多苦。
门一打开,是崭新的被褥。还配了桌椅板凳啥的。
基本算是齐全了。
秦琼装作挥了挥灰尘,有些嫌弃。
“这是村里的集体房,你们先在这里住着。待会儿中午的时候,到家里来吃个便饭。我就不打扰了。”顾盼说着就退出了房间。
正好苏慧和云岩他们都起了。
“娘!”云晚今天扎了两个小辫子,穿了新衣服。
云岩,云亭,云淼,苏慧,也是一人一件。
但是苏慧要上灶,只在揭喜布的时候穿。
因为知道今天是顾盼家办喜事,所以婶子们也早早的来了。
集体房周围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说说笑笑的往顾盼新家走去。
“就一个破房子,有啥好显摆的。”秦琼站在自己房门口,有些嫌弃。
就给她住这样的房子?还不如回李家村住着呢。
顾盼走在最前面,眼里是止不住的欢喜。
一村人路过荷塘的时候,都惊奇的发现,荷花开了。
往日都忙着干农活,还真没有谁仔细的瞧过这荷塘。
“云岩家的荷塘也太好看了吧。这叫啥来着?”
“我听说,是叫玉玲珑吧。李家村那边好像有一些。”
“对,这就是玉玲珑。”里正婶混在人群里,仔细的辨别着。
早些年的时候,里正叔给她带回来过一朵,她欢喜了很久。
就是如今这幅模样。
顾盼到新家后,就摆上了案台。须得上香敬祖后才算完工大吉。
一系列操作繁琐复杂。
给顾盼整的晕头转向。
好在终于完工了。
随着师傅的一句:“揭喜布咯。”结束。
原本是让顾云岩揭开的,但是顾盼不允。
家里几个孩子左边男孩子三个,右边加上她三个,一起将喜布揭开了。
喜布刚好盖在了满满的头上。
众人笑闹着,开始帮忙摆桌子,摆椅子。
云晚云淼小一些,就放任出去玩。
云亭则是去了集体房那处,跟漆骏河先熟悉熟悉。
云岩就担起了家里挑水的任务。
顾盼则负责做小食。
新家里的灶火,头一晚,顾盼摸黑去点了煤油灯。
算是上辈子她奶奶教的习俗。
搬新家,除了敬祖宗,还要敬灶王老爷,期盼灶王老爷保佑家里不缺粮食,年年有余。
新灶开火,第一道菜做的是四喜丸子,寓意着人生福禄寿喜四大喜事。反正是吉祥话就行了。
最后一道菜,自然是鱼了。
年年有余嘛。
荷塘里的鱼儿刚好做了贡献。
这边灶间热火朝天的干着,小孩子们都知道今日有荤腥吃,于是一大早就扒了顾盼家的门口。
院子里摆了几桌,屋檐下摆了几桌。
堂屋摆了一桌。
由于做得东西多,所以原本新房外的土灶就没有拆,现在顾盼正在炸小鱼儿。
加上空间里的辣椒粉,一口下去酥香辣脆。
小孩都挨个排队领了一碗。
顾盼刚做好一锅,小孩们又来了。
“都别贪吃,等会还有呢。现在吃饱了肚子,我看待会上了桌,你们吃什么。”
孩子们就笑闹着,四散开了。
将油炸小鱼装盘,旁边撒上一点辣椒粉,愿意吃辣的就撒一点。
云淼瞧着要帮忙,就带着云晚来帮顾盼。
满满还是老样子,顾盼在哪儿,她在哪儿。
手脚勤快,话不多。
这几日,也算是得了顾盼的喜爱。
“娘,我们来帮忙啦。”云淼牵着云晚,到了灶边,接过顾盼手里的小鱼儿,就往门里端。
小鱼儿各桌上都有,是为来得早的人准备的。
村里的人,基本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