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气呼呼的,甩着脸走在最前面。
苏秦氏有些愣,如今的阿姊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记忆中的阿姊,不说知书达理,但至少是个明理的人,性子也温和柔弱。
漆骏峰看着自家老娘的模样,眼神里有些说不清的狠厉。
这一路上,他们一家吃了多少苦,到了这个山坳坳里,居然还要受气。
他哥就是一个窝囊蛋子。
都不知道保护阿母。
苏小坡还在一旁玩着路上扯得野草。
编成小狗的模样,递给漆骏峰。
漆骏河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和阿母沟通,低垂着头走着。
苏秦氏上前,拍了拍漆骏河的肩膀。
“没事,你阿母也不是不明理的人,兴许是过惯了好日子,一时不适应罢了。你好好说就行。”
秦琼竖着耳朵,心里却愤懑。
她儿子是童生,将来可是要当状元郎的人,怎么可以住那样的房子?
房间不隔音,耽误她儿子读书怎么办?
她能看得起那顾家的房子,那是她顾家有福气。
----
顾盼这边,人走了大半。
剩了些还在喝酒的汉子,坐在院子角落里。
文素素带着云英,云月在家里剥果玲的籽。
云月脑子好使,去山上摘了些可以吃的花,加到了冰粉里,看起来颇为好看。
原本还做了些颜色各样的,但是都不如原本的透明色看起来清凉。
顾二牛也没有闲着,将云月让他扛回来的竹子削成一个小桶的模样,约莫能有一掌高。
云月想的是,用竹子代替碗,这样既增加了食用的乐趣,也不用每天洗碗耗费时间了。
山上竹子那么多,一截竹子就能有十几个竹碗。
一天大约能卖五六十份,竹子也才五六根。
“小月,你这是要用竹子当碗?”文素素一看顾二牛做出来的物件,就知道了云月的想法。
“对啊娘,这样就不用洗碗了。顾客也能带走。”
云月还在为自己的聪明沾沾自喜。
“一根竹子能做大约十二个碗,一天你就要用掉五根竹子。你有没有想过,那山上的竹子是公家的。就算是无人的荒山,又有多少竹子能够禁得起你这样砍?”
竹子树木类的,只要不是建房子这样的大用料,一般无人会计较。
但是每天都砍几根,过不了多久,荒山都能开田了。
“那就在镇上去租碗,这样也不用每天将家里的碗挑到镇上,又挑回来。爹累。”云月略微思考了一下,又说道:“这些竹碗就当做免费试吃的,还能在竹子上雕刻,这样更能吸引人。”
文素素有些叹气,她教不了聪明的孩子。
她的话,云月避重就轻的也算是解决了。
但是根本的目的却没有回答。
那就是云月做事,只考虑自己,丝毫都没有想过其他。
比如关于砍伐竹子的事情。
云月只想到了自己的利益,却没有考虑砍伐竹子是否合理,也没有考虑过,到底是竹碗重还是家里的碗重。
永远都是想到什么就要做什么,一点都没有顾虑。
做点小生意,没有祸害他人,自然是无伤大雅。
但若是生意做大了,学着那些腌臜的手段,算不上什么光明磊落。
看来还不如居在家里,老老实实等到了岁数嫁出去。
云月看着一家人都没有说话,心里想着是不是又说错话了?
“娘,我说的不对吗?”云月这些日子也算是懂了些道理。
那就是,她以为的对,不一定对。
“说不上什么对与不对的。我也不知道咋教你。等你大伯娘请了先生来,你去问先生吧。”
文素素实在是有心无力。
另一边。
顾盼看着宾客都散了,带着家里的大大小小开始收拾桌子,椅子。
苏慧在水池边,洗着碗。
婶子们也在帮忙。
收拾完了后,就要准备晚上的吃食。
地里的红薯还要等一等。
但是顾盼空间里的不用。
早前的时候,顾盼就将红薯堆在了新房的厨房里。
顾盼上辈子是不吃红薯的。
奶奶说她土地主变得。只吃精粮不吃粗食。
看来这辈子,她要朝土地主奋斗了。
晚上就准备煮一锅红薯稀饭,加上丝瓜,小白菜等等做得小菜,还有中午的荤腥,就算是晚席了。
还让里正婶和钱婶子帮忙蒸了满满几屉的馒头,都是用白面做得。
忙完的顾盼有些腰酸背痛,捶着腰。
干着活的日子,过得很快。
热热闹闹的就到了晚上,大伙也是不客气,晚上是不分主桌的,各自找桌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