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贲带领着大军,赶来接应擎苍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场景。
擎苍一手提着燕王喜的人头,一手持着通体被鲜血糊满的青铜长剑。
在他周围,遍地跪倒着密密麻麻的燕国士卒,那场面,当真何其壮观!
王贲手中的剑,不自觉滑落在地上,他此时才突然发现一个问题。
公子擎苍,今年才不过十七岁,比自己还小好几岁。
明明昨日斥候才报知自己,公子擎苍的先锋军,距离定州至少还有三日路程。
怎么今日便出现在定州城外?他是如何做到的?
而且如今以一己之力,将燕王枭首,迫降数以万计的燕军士卒。
这样的战绩,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人能做到的!
莫非公子被鬼神附体,天佑我大秦?
“王贲!”擎苍悠悠然道。
“末将在!”王贲没有任何犹豫,跪拜在地,聆听训令。
“打扫战场,号令全军,全力反攻!”
还要杀?王贲吃了一惊,不禁抬头看向擎苍。
但下一刻,王贲反应过来,轰然应诺,立刻开始着手准备。
燕王喜已亡,燕国此时正值群龙无首的状态,此时正是灭燕的大好时机。
尤其此刻燕国举国军队,全在中山,国内防务空虚,灭燕简直就如探囊取物般容易。
这是送上门的功劳,怎能放过?
王贲此刻对擎苍彻底服气了。
自己格局太低,只看到了眼前的胜利和军功。
殊不知公子擎苍比自己看得更远,灭国的功勋,说分出来就分出来。
所以王贲从这一刻起,对擎苍拜服得五体投地。
军人便是如此简单,身先士卒,直接以军功说话。
王贲非常肯定,此战之后,擎苍与自己,将会天下闻名。
“另,派遣斥候费报王翦将军与蒙武将军,大局已定!”
王贲听到这话,表情顿然变得古怪起来。
自己老子都还没到战场,一切就已经尘埃落定,他很期待自己老子跟自己会面时的表情。
当然王贲更期待,咸阳方面,得知这份军报之后,满朝文武,会是什么表情!
咸阳城,最近都在等待着前线的军报。
在这个交通靠走,传话全靠吼的时代,每天从前线传来的军报,牵动着每个咸阳人的心!
“燕王喜亲率大军攻打中山,背后定有高人指点,但这也体现了燕国是真的害怕了!”
“寡人陈兵中山,太子丹做出之前那等蠢事后,燕王喜坐不住了。”
秦王嬴政,一眼就看出此战关键之处,但他不得不承认,燕国这次的突然进攻,精准命中了自己的软肋。
秦国如今虽为诸国之首,实力强大,可接连灭韩赵之后,后劲不足。
驻扎在中山的秦军,之所以没有撤走,并非是秦王真的有对燕国动武的心思。
实在是后方粮食出现危机,秦王嬴政打着将中山国的粮草运回国,接济国内,却没想到燕国竟然敢主动对秦军下手。
此时的秦王,眼神阴郁,他最近的心情十分不美丽。
算来算去,竟然算漏了燕王喜,更没想到燕王喜那么废物,几乎被自己看成是一头猪大家伙,竟然带给自己这么大的麻烦。
只要是人,莫名其妙被猪啃了一口,不管受没受伤,心里绝对是难受的。
但是在这种时候,还有人竟然胆敢给嬴政添堵。
“父王,中山大战,本质上是我大秦不应陈兵中山边境。”
“如今前线已成尸山血海,眼看中山就不要不保,儿臣斗胆,愿前往燕国,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燕国罢兵。”
扶苏的主动请缨,让嬴政有些发愣。
自己这个欠管教的倒霉孩子,怎么今天突然这么刚勇,要为自己分忧?
他去中山说服燕国罢兵?燕王喜能够答应?
嬴政玩味看着扶苏,又看了眼咸阳宫中的大臣们,他不太相信扶苏会主动请缨。
所以他在看,到底是谁,撺掇自己儿子这时候跳出来,到底意欲何为?
“扶苏,你说,你的打算。”
听到嬴政垂询,扶苏端正仪容,义正严词说道。
“此战,不问缘由,我大秦已经是打空了,王翦将军如今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一旦继续拖延下去,我大秦必定损失惨重,所以儿臣斗胆,请父王将中山赐予燕国,止兵戈,还两国和平。”
哗……
扶苏话音未落,满朝上下,一片哗然,所有人都不敢置信看向扶苏。
他们的眼神都在表达着同一个意思。
扶苏这是疯了吗?让秦王对燕国割地求和?开什么玩笑!
谁不知道,中山对秦国的重要性,更不要说中山之后,就是燕国千里平原,一路无任何险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