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点开电子地图。
观察了一遍制磷厂周边的地形。
大门口正对面就是一片树林。
树林左右两边,是两座小规模的乡镇。
和平时期,这两座乡镇离得近,人口大约几十万人。
所以树林并非最好的选择。
如果在其中安营扎寨。
碰到尸群,那么很难有腾挪辗转的空间。
工厂背面是一片丘陵地带,非常宽阔,而且都是无林的那种小山包。
倒是可以选择一片山坳,建立营地。
至于东面和西面则不必考虑。
制磷厂的排污设施沿着一条水渠汇入凤湖淌下来的分支。
不过因为灾变前环保局的要求。
制磷厂中配备了污水处理设施,排放的都是达标的干净水。
水渠对面是一片平原,遇到尸群倒是没什么,可遇到人类……就不好隐蔽了。
但秦风检查过,这方圆二十公里内,并没有幸存者。
毕竟,乡镇聚居地本身就不像城市那般。
灾变后有很大的局域性和封闭性。
只有少量轻微的堵车,各处的乡、镇出入口不会如此拥堵不堪。
所以但凡有个幸存者,都会选择离开乡镇,去到没人的地方生存。
于是,
秦风选择了后面的丘陵地带。
在距离制磷厂两公里外的一片山坳处建立了营地。
这里有一个好处,附近就有一片池塘。
因为是活水,烧制沸腾后就能直接喝。
虽然工厂周边的水源恐怕没有水厂出来的干净。
但谁又会嫌弃这个?
有的喝就不错了。
毕竟,队伍里带的矿泉水已经所剩无几。
“就在那里安营扎寨,你们去准备,我到周围看看。”
秦风指使着队员,一边观察制磷厂的建筑群。
田俊见状,端着枪站起,“我陪你一起,我会一点点绘制地图的技术,能帮到你。”
秦风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
嗯,确实是亿点点。
“行。”
于是两人端着枪、带上工具和纸笔,围着制磷厂周边转。
其实有电子地图,秦风知道这边的具体情况。
他是想通过在这附近转悠,考虑一个突入计划。
制磷厂采用的是标准的电炉制磷法。
所以工厂里肯定有大量的磷矿、焦炭、硅石等原料。
除此之外,肯定也还有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等物资。
如果运气好的话,甚至还有硫和氯酸盐!
硫就不用说。
而氯酸盐,则一般都具有强氧化作用,加热后放出氧,同时放热。
与易燃物,如硫、碳、磷等物混合后,
撞击时会有剧烈爆炸发生!
当然,用氯酸盐来制作炸药可太浪费了。
因为很不稳定。
秦风记得,氯酸盐是制作[氧烛]的必备化学物。
这玩意儿,是在密闭空间中的一种[氧气源]。
通过电或者明火燃烧,就像蜡烛一样,不过,释放的不是二氧化碳,而是氧气。
这些氧气经过简单切割和过滤后,就能供人呼吸了。
就是制作起来相对很麻烦罢了。
需要少量催化剂、抑氯剂和黏结剂。
不过这些材料都能找到替代品。
而厂房里制出来的成品黄磷,都会打包装箱,移入仓库或者水房。
因为这是黄磷保存必备的条件。
工业级的黄磷,要将其放在一个阴凉的地方,保持良好的通风。
或者是浸没在水下,隔绝空气。
甚至还要将温度控制在一个较低的范围。
大概一摄氏度以上。
那么一定是隔绝明火和太阳直射的地方。
还要有防爆型的照明、通风设施。
但光是看电子地图,自然无法判断的那么清楚。
所以,秦风准备进去一探。
依他的想法,找到通风管,就有可能找到储存区。
毕竟,防爆级别的通风管和普通的管道是不一样的。
这很容易判断。
而且,一般这种地方都设立在后园路边的独立建筑。
方便隔离、收发、保管、运输等工作。
毕竟,只是个制磷厂。
又不是军事堡垒。
没那么复杂。
只是,之前考虑到厂子里可能有火药。
现在看来……应该是没有的了。
当然,秦风也不奢求这个。
现在他有硝酸钾,再找到硫磺就能制作火药了。
至于木炭,更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