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彭早住气宇轩昂的押解着朱元璋和朱永年,向军营走去的时候。
彭大正在营帐里喝酒,听曲。
当然手里也没闲着,搂着一个歌姬。
彭大有着这个造反创业时代里,绝大部分参与这一项事业的普通男人一样的心思。
“今天过了!明天还不知道还有没有脑袋?那就及时行乐!”
这种普遍的思想,横行于这个时期。
这样的人,也有着普遍的三大爱好。
【喜欢花天酒地,喜欢姑娘跳舞,喜欢听曲听书。】
彭大为了不落后于时代,为了能找到和别人的共同话题。
他也派人去城里听了《西游记》说给他听。
他对朱永年非常佩服,但他却不能容忍这么一个人才,在郭子兴的队伍里。
他心里有自己的计较,如果能收了朱永年为他所用最好。
如果收不了,就只能杀了朱永年。
这个时候,他满意的一口吞下歌姬递来的葡萄,微微的眯起了眼睛。
他微醉的脸上显现出满足的神色,不由得回忆起过去的痛苦与光辉。
他家很穷,全家就靠他打柴卖点钱度日,过着饥不饱,寒无衣的生活。
忽然有一天,听说拜把兄弟芝麻李起义了,他闻风就投奔了队伍。
反正日子过的这么艰难了,不如拼一把。
于是,他和芝麻李一起,模仿刘福通创业模式,开始了看起来并不困难的造反创业活动。
他们仅仅用了百来口子人,竟然就占领了偌大的徐州城。
这让他们洋洋得意起来,骄傲自满。
他们以为元朝不过尔尔。
创业的初步成功,让他们这些人懈怠下来。
他们根本没去思考为什么成功,就知道从这之后,再也不用为柴米油盐操心。
他们过起了,过去他们想都不敢想的快活生活,花天酒地,不知日夜。
日子即潇洒又受人尊重。
元朝国运到头,民怨沸腾,敢怒不敢言的人大有人在。
而彭大,芝麻李等人的成功就是在这种民要覆舟的情形下,实现的。婷阅小说网
初步成功之后,他们应该励精图治,发展生产,锻炼士兵,广纳良才,好好学习,天天造反。
可是他们的目光太短浅了,犹如暴富的暴发户,过起了夜夜笙歌的生活。
这种日子,真他妈的舒服。
这个团体,开始不思进取。
他们骨子里也没有太大的理想和抱负。
问鼎天下的事情,他们连想都没有想,或者根本就没敢想。
他们只是见有人创业成功,觉得自己是光脚的,不怕那些当官的。
如果成了就享受荣华富贵,败了大不了掉脑袋。
反正日子过不下去了,吃饭都困难,还不如拼一把。
他们的团体里,上到领导,下到普通士兵,绝大部分都是这种人。
这样的创业团队,没有组织愿景,没有企业文化,没有战略规划,领导又不会忽悠,小的胜利就让他们沾沾自喜。这些失败的创业基因,就注定了他们要走向末路。
徐州是一个富饶的战略要地,号称北国锁钥,南国门户。
自古至今,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发生在徐州的战争,仅有记载的就多达400余次。
徐州作为咽喉要地,易守难攻。
这个地方是个盆地,有时候发大水会灌了这里,就在原地重建,久而久之就成了一座高城。
站得高看得远,东西南北都可以兼顾,也可以以此向四面八方进军。
古人云,徐州的得失,关系到南北的盛衰。
可见徐州的战略地位多么重要。
这个地方是有可能改变天下大势的地方。
辛亥革命领导人黄兴,曾这样评价徐州的战略地位。
“南不得此,无以图冀东,北不得此,无以窥江东。是胜负转战之地。”
芝麻李,彭大这些人,估计还没有来得及招聘一些有智慧的人。
或许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要去组建一个“智囊团”,为他们的造反事业,进行学术指导。
不然的话,他们怎么会意识不到徐州这块地方的重要性?
如果他们身边但凡有一个卧龙,就会意识到这一点。
哪怕他们再没有脑子,假装投降于元朝行吧,静观天下大势,等待时机也是可以的。
就算不投降,但凡有个军师在身旁,也会告诉他们如何徐徐图谋。
再不济,成为“元末十四大魔王”里面的佼佼者,和陈友谅,张士诚,朱元璋并驾齐驱,成为元末造反创业活动里面的四大天王,估计也问题大。
(元末十四大魔王,元朝末期造反的十四路军,较为有名的)
如果运气好点,问鼎天下,也不是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