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年和朱元璋既然开会决定了回老家招兵买马,自然是立马行动。
临走前,他们两人还忽悠了马老汉和他们一起进行造反创业活动。
毕竟马老汉有购买军粮的经验,这样的工作履历,比较能胜任军粮采购这项基础又重要的工作。
马老汉之所以答应的那么痛快,并不是因为朱永年口才多好。
他就是再能忽悠,人家心底里没那个意思,也忽悠不成功。
马老汉原名马丁,他有两个儿子,都是被元兵抓了壮丁,死在了战场上,他对元军恨之入骨。
要不是他年龄小五十了,说不定会拿起武器去参军,为儿子们报仇。
这个年龄也只能做一些外围工作了,正好彭大女儿有一次到村里采购粮食,他对这个女侠比较佩服,于是就帮助她干一些跑腿的活儿。
而且他看出来彭雨燕和朱永年关系挺好,且他老婆早死了,孤苦伶仃一个人,黄土埋了半截子,做什么都无所谓了,就答应了跟随朱永年他们开始造反创业。
三人晓行夜宿,渴饮山泉水,饥食窝窝头,偶尔打个野味打打牙祭,一路所见所闻皆是路边饿死鬼,与各地造反创业活动的新闻……
什么山东反了个田丰,童州出了个崔德,池州冒出了一个赵普胜,又一个孟津【毛贵】展露头角……
这轰轰烈烈的造反创业活动,如同后世互联网大潮创业的互联网大军,当真是你未唱罢,他登场。
风起云涌,堵都堵不住。
这些新闻,不断的刺激着朱永年和朱元璋的心脏,弄得他们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在沸腾。
不几日,三人就来到了濠州(安徽凤阳),钟离之东乡。
传说此地乃仙人汉钟离得道之处,灵气充沛,正是朱元璋的出生之地。
朱永年和朱元璋出家的皇觉寺也在这里。
传说这个皇觉寺还是唐高祖时候建造的,供奉的无非是各路佛陀,金刚菩萨之类的鎏金像而已。
时逢战乱,灾荒,这里的和尚也早施展了遁地术,没了踪迹。
皇觉寺内冷冷清清,偶尔有老鼠在倒塌的佛像身上跳跃嬉戏。
朱元璋三人,轻车熟路的来到了皇觉寺。
短短不到一个月,这里的尘土落了一层。
他们没想到,这么快,又重新回到了此处。
当初离开,朱永年虽然有着雄心壮志谋取天下,但是朱元璋却根本没那个心思,经过这段时间与朱永年的交流,他也有了问鼎天下的想法。
朱永年和朱元璋打扫完住处,准备给马老汉一些钱,让去采购一些吃食。
出门找时,发现人不见了。
马老汉主观能动性比较强,工作积极性比较高,不用两人吩咐,就主动的承担起了采购的工作,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员工。xしēωēй.coΜ
没多会,他就回来了,带回来一只烧鸡,三斤熟牛肉,半斤咸水花生,四斤芝麻饼。
三人找了个破席子,还是当初朱元璋在外面找来要裹朱永年尸首的那张,简单擦了擦,将吃食放在上面,三人坐在席子上,准备开始吃饭。
马老汉说:“饭先别吃,我有话说。”
朱永年说:“请讲!”
马老汉道:“你们既然喊我来干后勤采购工作,我就得知道咱有多少钱,你俩把钱都得交给我。”
朱永年和朱元璋点点头,同时说了声应该的,就将身上所有钱财拿了出来,加吧加吧不到一百两银票。
马老汉将银票揣在怀里,然后道:“就这点钱,够干嘛的!”
朱元璋说:“钱的事情你就别操心了,我已经秘密安排人筹措军费了!”
马老汉点头道:“那我就放心了,咱们吃饭吧。”
三人飞快的吃完饭,马老汉年龄大了,一路奔波,比较劳累,先去休息不提。
朱永年和朱元璋可睡不着。
他们得研究一下,如何招兵买马。
朱元璋现在对如何招兵,毫无头绪。
总不能挨家挨户上门问:“嘿,哥们,造反不造?”
这种路子肯定是行不通的,发传单贴告示的方式倒是可以,但是如何找到起兵的噱头,如何写好这篇招兵通告,这里面是有大学问的。
说实话,他有点担心。
毕竟他没有丝毫的名气,虽然来到了老家,占有了地利人和优势,但是会有人来投奔他们这个草台班子吗?
要知道,现在各路起义军人马,风起云涌,名气大的多的是。
刘福通,方国珍,郭子兴,徐寿辉,彭大……
还有其他的各路反王……
他们不仅名气大,军费也颇为充足。
那些投奔起义军的,大部分都是活不下去,为了混口饭吃,基本上都会选择工资高的部队投奔。
这跟现在找工作差不多,同一个工作性质,还不如去大公司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