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再跑一批人,这很正常。
如果一百多口子人,誓死跟随着朱元璋,这就会让人起疑了。
如果你带着一队杀气腾腾的士兵前来投靠,这不像狼狈逃窜投奔的样子,倒像是来图谋不轨的。
其余的士兵哪里去了?
花云率领一队,秘密去横涧山对驻扎在那里的游击队进行侦查,协助徐达拿下这股二三万人的部队。
周德兴率领一队运粮草的,先行一步,秘密投奔彭大,获得了热情招待,而且给周德兴安排了一个军中职务,卧底已经安排好。
还有一部分人在胡大海的带领下,化妆成老百姓挑着担子进了城,秘密的进行情报搜集,主要任务是摸清城内的兵力部署,粮草兵器库的位置,各位将领的喜好战斗力等情况……
就算在假装逃亡投奔的路上,朱元璋和朱永年的秘密筹划也没停止。
他们将整个瞒天过海计划的细节,又进一步的做了完善。
各小分队安插好,静等号令,互相配合,一举拿下滁州城。
有朱永年在一旁策划协助,看似挺困难的一件事,却井井有条的实施开了。
反正能想到的细节,朱元璋和朱永年都想到了。
当守城官兵看到,朱元璋这一群蔫儿吧唧的人,似乎是饿了好几天的样子,有气无力的。他们还以为是逃难要饭的,直接就将朱元璋等人拦了下来。
士兵开始对他们,进行灵魂三连问。
“你们是谁?”
“从哪儿来?”
“进城干嘛去?”
朱元璋自然是客客气气的回答。
“我是朱元璋,率残部从钟离来投奔彭大帅。”
实话的说,现在投奔彭大的人挺多,你朱元璋名不见经传,算个球球?
不过,士兵倒是听说了朱元璋被徐达打败,狼狈逃窜的事情。
非常自然的取笑了朱元璋一番。
朱元璋心中有大计,岂会跟一个小喽啰一般见识,自然是赔上了笑脸。
但人家士兵还是不买他的账,让他们这群人抓紧滚蛋,别影响市容。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自古亦然。
朱元璋不得已之下,让马老汉掏出银票贿赂士兵。
他这个行为,看的手下将士牙根痒痒,恨不得直接上前弄死看门的保安。
但朱元璋没发号施令,谁也不敢动。
他们的纪律性还是没问题的。
士兵得到好处,冬天的脸色,忽然春暖花开,笑眯嘻嘻的让朱元璋等人等等,然后骑上马去城里报信。
没多会,士兵返回,说彭大帅同意见他们,然后骑马带着众人入了城。
彭大现在的办公点,在滁州政府办公室,也就是过去的守将府邸,名字早改成了彭帅府。
这次朱元璋他们投奔,就没有当初彭大迎接朱永年那般隆重了。
还脱了鞋迎接呢!?
想得美!
不丢鞋出来,赶走他们就不错了!
本来彭大是不大愿意见朱元璋和朱永年的,无奈彭雨燕在一旁说,人家遇到难处来投奔,就接纳人家吧。
这能给天下人一个父帅能容人的正面形象。
彭大虽然是大老粗,这个道理还是懂的。
这才答应见朱元璋等人。
不过他根本就打算当天见,他准备晾一晾朱元璋和朱永年。
你俩不是牛嘛,反正我现在滁州城卧虎藏龙,也不一定用你俩。WwW.ΧLwEй.coΜ
你俩兵败,不回濠州老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往我滁州跑干啥?
到底按的什么心?
彭大虽然是大老粗,但是基本的判断力还是有的。
他并不信任朱元璋和朱永年,打算晾他们几天,观察一下两人的行动,判断一下两人到底想干啥。
他于是就派了,政府秘书长李善长,出去招待朱元璋等人。
李善长在帅府门外见到了朱元璋,第一眼就被惊呆了。
他是读书人,涉猎广泛,也读过一些诸如五行相书之类的相面书籍。
那个年头,你不读点相面书,不懂点相面学术理论,你都不好意思宣称是读书人。
就像后世都喜欢研究一些星座文化,为了赶时髦一样。
用通俗的话说,他觉得朱元璋相貌堂堂,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龙行虎步,沉稳异常,有大将风范!
当然,以他的水平,是看不出朱元璋有帝王之相的。
这玩意就跟现在创业一样,谁知道其貌不扬的那谁谁谁,能创办出xx这么一个流比的企业呢?
说一眼能看出帝王相的人,就跟后世空盆变蛇,嘴里冒泡的大师一样,基本都是大忽悠!
用另一种说法来说,其实根本不用相面,就能知道一个人未来的发展。
帅和漂亮,毕竟是稀缺资源。
一个人长得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