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兆先快马加鞭将书信送给了朱元璋,并按照刘伯温的指使,没有作逗留,直接快马加鞭离开。
他离开之后,朱元璋打开了书信。
看了半截,眉头就皱了起来,然后挥手让营帐内的武将出去,独独留下了罗贯中和朱永年。
武将走后,朱元璋继续看信,越看心里越惊,手不自觉的抖了起来。
他所有的进攻策略,心中所有的担忧,都被这个叫刘伯温的看破。
他如何不心惊胆战?
现在的他,在这个叫刘伯温的人眼中,就是一个透明人。
他有了从未有过的无助感。
过去也有过无助感。
那还是他父母死的时候,他没有一块地,来去埋葬父母,他无助。
但是现在的无助和过去不一样,他现在拥有雄狮十余万,占领了数座城池,虽然不是君临天下,却也是一方豪杰,却被一个自己未听说过的人,看穿了所有的心思,他能不害怕吗?
他的手,都哆嗦了。
朱永年和罗贯中在一旁看得心惊,都对书信内容产生了好奇。
朱元璋看完信,长出一口气,直接瘫坐在了帅椅之上,双目无神的盯着门外,一言不发。
手中的书信也飘飘摇摇的落地。
朱永年走上前,将信拾起,边看也边心惊,看到最后的时候,不由得惊呼出声:“刘伯温!”
罗贯中倒是听说过刘伯温这个人,出口问道:“信是刘伯温写的?里面写的啥?为何你俩看完都这么大惊失色?”
朱永年将信递给罗贯中,脑海里不断的盘算对策。
琢磨了半天,觉得自己根本不是刘伯温的对手,不由得心凉了半截。
罗贯中看完书信之后,皱了皱眉道。
“刘伯温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二十三岁就中了进士,之前听说在浙江做官,怎么跑到金陵来了。看样子还成为了金陵王座上宾!”ωωω.ΧしεωēN.CoM
朱元璋似乎是从震惊中苏醒过来,出口问道:“罗先生,刘伯温书信内容你也看了,你有什么看法和对策?”
罗贯中道:“刘伯温看穿了我们的图谋,而且指出了我们的短板,并且说出了自己的计划,至于他所说的攻打太平和滁州,到底执行不执行,都已经不重要了,有时候不去做,比真正的去做,还让人揪心。至于对策,在下实在是没有什么计策来去应对!”
朱永年点头应和道:“罗先生说的不错,这个刘伯温诡计多端,直接告诉我们打滁州和太平,这就像一把利剑悬在我们头随时可能掉下来。他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瞎担心,好一招扰乱我方将领的毒计!”
朱永年真是没想到,攻打金陵,遇到的对手是刘伯温。
刘伯温在正史上貌似是朱元璋拿下金陵之后,前来投靠的。
而自己遇到的,却不是这种情况,而且刘伯温搜集情报的能力非常强,综合所有的信息,就知道了这边的计划,而且扔出了烟雾弹,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让这边的主帅心神大乱。
只要一个人心神大乱,在作战指挥方面,必然是错误百出,那么对方的计划就达成了。
这一手阳谋,让朱永年想起了后世一名著名的军事家,某国想用大面积杀伤武器攻打我国,这位军事家给予的策略是明明白白的告诉全世界,你要对我动用那个武器,反正我地面也不长庄稼了,我他娘的就率领全国老百姓打到你老家去,然后在你土地上种地,你总不能往自己院子里扔那个武器吧……
面对这样的阳谋,某国束手无策,最后只好放弃了计划。
阴谋再阴,只要用心发现,也有迹可循。
阳谋,反而是最难对付的。
刘伯温的厉害之处就在这里,明明白白的将他看穿的东西和计划告诉朱元璋,也知道他没有办法,就是让他方寸大乱,很显然,他的目的达到了。
朱元璋只是一个人而已,又不是神,他能不害怕吗?
他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子,出口问道:“两位先生难道都没有破解之策!?”
罗贯中摇了摇头。
朱永年出口道:“破解的办法,只能是置之不理,按照我们既定计划,快速推进,用最短的时间拿下金陵!”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道。
“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派人捎话给太平和滁州的守将,让他们打起精神应付而已。”
说完这话,他喊来亲卫军,口头传达了让太平和滁州守将们,提防敌军来犯的命令。
亲卫兵得令赶去报信不提。
朱永年见亲卫兵离开,出口问:“这信我们回还是不回?”
朱元璋拍案而起,叫道:“回,当然得回,你俩商议一下怎么回。他们威胁我们,我们也得威胁他们。让咱家瞎担心,咱也得让他担心。你们琢磨下吧!咱家出去溜达溜达,散散心!”
说完这话,朱元璋大步离开了营帐。
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