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进步神速,竟然和陈兆先打了个旗鼓相当,不分伯仲。
就连刘伯温在一旁看了,也不由得叫一声好!
打了一会,朱文正忽然想起,朱元璋嘱咐他早去早回。
这么个打发,还不得打到吃晚饭呀,于是叫了一声不打了,没劲,然后收了武器。
刘伯温来的时候,陈兆先看到了,他也不想再打下去了,怕刘伯温怪罪、
听朱文正这么一说,正合心意,也收了武器。
他翻身下马,捡起信,走了两步:“给你信,俺的任务也完成了。我看你枪法使得不错,等我们拿下金陵城你投降我们之后,能不能教我几招!”
这句话气的陈兆先不轻,呸了一声,骂道:“无知小儿,有我在,还想拿下金陵城?除非从我尸体上踏过去!”
朱文正对这个陈兆先印象不错,又听他这么一说,心下更为佩服,不再说话,抱拳回身翻身上马,一溜烟回去向朱元璋禀报自己的所见所闻不提。
刘伯温拿到书信,返回营帐,迫不及待的打开,从头至尾仔细看了一遍之后,拿起鸡毛扇子扇了一扇,皱了皱眉头自语道:“此信语言通俗,讥讽与机锋顿现,估计是出自他们军师之手,这人不简单呀!”
他本来还真有拿朱元璋以及他部下家属开刀的想法,经过朱永年书信的威胁,还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毕竟他不敢拿自己父母的生命开玩笑。
但是太平和滁州还是要打的。
随后他请示滁阳王之后,下达了军令:
原太平总兵何生率兵三万,攻打太平。史贺芳、曹良臣率精兵五万,攻打滁州。
三位将领,得到王令,按照计划去作战不提。
朱文正回到营帐,将所见的一切汇报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笑道:“弄些木桩子就能抵挡我千军万马,真是开玩笑?不过他们这么一折腾,咱家的骑兵,想快速通过长板桥可就难了!”
朱永年道:“今天打不打?咱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设这些障碍不管,至少咱们要将他们打到桥那边!”
朱元璋道:“我也正有此意,传我军令,招徐达,常遇春,周德兴,胡大海前来!”
朱文正前去传军令。
没多会,徐达等人来到营帐。
朱元璋道:“昨天咱们也休息好了,今天中午饭也吃饱了,吃饱了也该活动活动筋骨了,谁领队前去跟刘伯温的队伍打上一架?”
周德兴叫道:“末将愿往!”
朱元璋道:“好哒,让胡大海配合你吧!咱家刚琢磨出了一个月盾阵法,正好实验实验这个阵法的威力!”
周德兴笑道:“主上威武,月盾阵法是个什么阵法?”
朱元璋道:“不复杂,不复杂。无非最前面是盾牌军,中间骑兵,后面步兵,盾牌军呈半月形将骑兵和步兵护住,抵抗了对方第一奔波飞箭攻击之后,骑兵快速出动,冲入敌军,扰乱对方阵型,后面盾牌军和步兵,快速平推。”
周德兴道:“这个阵法可以!”
随后周德兴和胡大海率军五千,按照朱元璋设计的队形,向前推进。
朱元璋、徐达、常遇春各自率领其他部队,跟在他们后面,打算趁机捡漏。
此次作战本没有朱永年什么事情,但是他想亲眼看看刘伯温如何应对,也申请跟周德兴作为先锋出战。
朱元璋不放心,没同意,让他跟在自己的队伍里了。
朱永年骑马跟在朱元璋后面,不紧不慢的向前走去。
这个时候刚过中午没多久,春困秋乏夏打盹。
在温暖的阳光之下,朱永年竟然有了一丝的倦意。
他急忙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里子,疼痛使他变得清醒了一些。
他调出面板。
此时的战力值是20,比刚穿过来那会增长了不少。寿命也达到了110年。
战力值都是在前几次战役当中拼命作战换来的。
这不仅仅是战力值,也代表了军功。
这可都是拿命拼来的!
在他心里,他很想以最快的速度结束这个乱世,协助朱元璋建设大明江山。
他相信,在他的斡旋之下,或许大明最初的那些重臣,不会死那么多。
但是,按照朱元璋的性格来看,这件事特别困难。
困难,他也准备要做。
不然穿过来这一趟是为了什么呢?
不就是为了改变历史走向,让大部分人有个更好的归宿吗!?
就算不能改变朱元璋,他也准备改变朱标,朱允炆等人的命运!
毕竟,他准备好好苟活,积极向上,活个三五百年!
前方传来的喊杀声,将他从胡思乱想中,拉回到了现实中。
我们的主人公认真些好嘛?
这是在打仗,好不啦!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