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前占据扬州切断了元朝粮食运输渠道,元兵自然饶他不过,不断的骚扰他的城市,两线作战,疲于应付。
他只好暂时放弃了攻打朱元璋的打算,专心对付元朝廷,这也给了朱元璋发展的机会。
陈友谅这厮还写信给张士诚,打算联合张士诚攻打朱元璋,瓜分朱元璋的地盘。
张士诚颇为心动,但是他留了一个心眼子,他想让陈友谅打朱元璋,他自个坐山观虎斗。
于是就言辞委婉的说,自己正在被元朝攻打,不能分兵作战,陈老弟你兵马强壮,一个元璋三个,你自己绝对就将朱元璋干的嗷嗷叫,我自顾不暇,实在帮不上你……
陈友谅觉得张士诚这个人没什么气魄,收到信之后,看完烧掉,就不再搭理张士诚。
他心想。
等我干挺朱元璋,下一个再干掉你张士诚、刘福通,老子就可以率军北伐,攻打元大都,定都大都称帝!
不得不说,陈友谅的野心是不小的。
如果说将陈友谅,张士诚,刘福通等农民起义军首领,放在其他朝代,或许都能成就一番功业,但是老天就想让元末好玩的一点,生出了这诸多的枭雄。
陈友谅这厮,虽说阴险狡诈,但阴险狡诈的敞亮。
敢于承认自己阴险狡诈,敢于施展自己的阴险狡诈。
在这个乱世中,他似乎是寻找到了自我的生存法则。
不服就是干!
正面能干动,我也得阴着干!xしēωēй.coΜ
他这种性格的形成也是有迹可循的。
他是一个普通渔民家的孩子。
在考上公务员之前,他整天跟鱼虾打交道,身上是经年不散的鱼虾味道。
周边的人都不喜欢他,经常饱受人的歧视。
正是在这种歧视的环境之中,让他变成了睚眦必报,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他在当公务员的时候,并不安心工作。
老觉得自己应该有更大的发展,于是就投奔了徐寿辉部队。
在部队里,他矫勇善战,升级很快。
他似乎找到了社会认同你的基础法则——那就是变强,变强,再变强!
变得让所有人都怕你!
这样所有人就会仰望你!
而达到这个目的的唯一办法就是——当上皇帝!
对于朱元璋来说,陈友谅是一个劲敌。
对于陈友谅来说,朱元璋是他这辈子遇到的梦想掘墓人。
我相信,当陈友谅兵败鄱阳湖的时候,一定会仰天大吼,说出一句:既生谅何生璋!
这两个人,现在还从来没见过面,但是在心里,都将对方当成了此生最大的敌人。
但很快,他们相见的机会就来了。
这一年的五月份,朱元璋和朱永年迎来了人生中的大事——喜当爹。
两家的女人,都生下了男宝宝。
朱元璋的孩子,取名为朱标。(朱标出生日期与历史不符,请忽略)
朱永年的孩子,取名为朱延寿。
自然两家是喜气洋洋,让俩孩子义结金兰,互赠信物。
两家孩子出生后不久,韩林儿向全国红巾军的首领,一把手二把手,发出了喜帖。
韩林儿要结婚了!
并且还给不属于红巾军系统的其他造反头子,也发出了邀请函。
说是借着喜宴的机会,邀请大家选出义军全国总统领。
共同商讨对付元朝的大计。
争取短时间内取得天下,结束这乱世。
韩林儿俨然将自己当成了天下群雄的领导,有点儿武林盟主的意思了。
要说这个红巾军系统的活动区域,分为两个部分。
东边的安徽河南河北一代,称为东红巾军,主要领导就是刘福通,韩林儿。
西边包括长江和汉水流域,像彭莹玉,陈友谅,朱元璋都属于西边的红巾军。
因为大家伙的创业模式一致,虽然没有什么分公司一说,但是在面上还是归明教教主韩林儿所领导。
韩林儿这个时候已经二十岁了。
那个时候这个年龄,应该孩子会打酱油了。
或许是他没有遇到赵敏这样的人儿,又或许他主张晚婚晚育。
总之吧,结婚还是有点晚的。
韩林儿结婚这是件大事,不过现在天下大乱,他竟然向分布在四面八方的红巾军领导发了喜帖。
你要问,我随个红包不去行吧。
估计也是可以的。
毕竟现在形势紧张,别被元朝得到消息一窝烩了,这就得不偿失了。
对于韩林儿邀请,全天下的造反头子都是有疑惑的。
你韩林儿算个球,你结婚我凭什么去?
还说什么共商讨元大计???
你以为你是谁呀???
你手里有屠龙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