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的权力,三个部分。
宦官。(宦权)
大臣。(相权)【内阁】
皇帝。(君权)
在这三角权力中,不断的失衡与平衡,达到帝国的稳固。
朱厚熜继位的时候,是没有什么羽翼的。
朱厚照在位的时候,不理朝政,朝廷小团伙拉帮结派,留下的只是一个烂摊子。
他只身入京,继任天子之位,可以说是两手空空,他需要对付的是朝堂内盘根错节的势力。
在这种背景下,就逐步养成了他刚愎自用,多谋的性格。
到达京城,礼部要求他以太子的礼仪,从东安门进,入住文华殿。
但是他偏不。
作为一个要成为天子的人,不拿出点东西给大家伙瞧瞧,可就让人小瞧了。
他不惜以不干这个皇帝为威胁,说自己是奉遗诏当皇帝的,不是什么太子,应该走大明门,进奉天殿。
大臣没有办法,只好退步。
朱厚熜继位,年号为嘉靖。
上台之后,他广开沿路,减半赋税,将过去的遗留的历史问题,宦官一党,该拿掉的拿掉,该让他们进局子的进局子,这些手段一出,倒也缓和了朱厚照在位时引发的一些社会矛盾。
在大礼议风波之中,张璁帮了他一把,他将张璁引为心腹。
这次事件结束之后,内阁一把杨廷和被迫辞职。
张璁逐渐的登上了权力的巅峰,虽然说中间有被弹劾失宠,但也只是小插曲而已。
他最终成为了内阁首辅。
他虽然气量小,容不下人,对对手睚眦必报。
但却也有可取之处,那就是这个人比较廉洁,对贪官污吏恨之入骨,在他当权的时期,贪污受贿的风气稍稍的有所收敛。
有他帮忙处理朝廷大事,朱厚熜乐得逍遥自在,沉迷于丹道之术。
李时珍曾劝过他。
朱永年也劝过他。
不过没用。
毕竟朱永年是个长生之人,朱厚熜也想成为那样的长生之人。
他宠信道教。
沉迷长生。
法儿挺多。
比如取那啥血。
有些宫女就受不了拉。
于是出现了骇人听闻的宫女刺杀皇帝的案件,史称壬寅宫变。
有一天晚上,嘉靖帝去宠妃曹氏那里睡觉。
曹氏是他最宠爱的妃子。
曹氏善于卖弄风月,手段老辣,嘉靖帝迷得不要不要的。
晚上喝了点酒然后那啥之后,曹氏就离开去别的地方睡了,独留嘉靖帝在床上。
随后16名宫女带着绳子来到了嘉靖帝床边。
这些柔弱的女子,可能是被嘉靖帝折腾的实在是受不了,冒着诛九族的风险,来干这刺杀的活儿。
她们没有啥经验,估计杀猪扣也不会鼓捣,没想到绳子套在了嘉靖帝脖子上,怎么也拉不动,死扣!
这就尴尬了。
有人立马汇报给了皇后,皇后派人将嘉靖帝救了下来。
就算如此,嘉靖帝还是昏迷不醒,他被这些人折腾的昏迷过去了。
皇后于是假传圣旨,趁机处死了自己的眼中钉,曹氏还有几个妃嫔,当然那些宫女自然也是难逃一死。
经历过这么一次小插曲,差点丢了命的小插曲,嘉靖帝还不思悔改,依然沉迷于长生丹道。至于他是否达到过筑筑基阶段,没人知道,但看来够呛。
当皇帝专宠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就会飘飘然,张璁也不例外。
估计他脑子有坑,或者说他实在没有对手了???
有一天,他竟然上折子,攻击孔圣人。
说他对社会没做出过突出贡献,不配圣人称呼,应该打倒他,降低封号。
在别人眼里,这实在是一个离谱的事情。
要知道,这些当官的都是读了孔圣人的教材,获得了知识,才考上官的。
这是他们名义上的老师,你张璁竟然拿老师开玩笑??
官员们此时的表现,倒有只管自家门前雪,不管别人瓦上霜的风度。
竟然绝大对数,沉默不言。
不过关键时刻总是有能人跳出来的,这个人叫徐阶。
他写了一篇论文,详细的指出了张璁的错误,张璁竟然辩驳不过他。
最后暴跳如雷大骂,你奶腿,你无理取闹……
就要弄死徐阶。
徐阶也是有朋友的,最后保了一条小命,发配到了地方,从此潜心磨砺心志,做学问,等待他的将是辉煌的后续。
人的权力大到天际,胡蛮专横,自然会引起更高级别的敌视,朱厚熜不是傻子,觉得张璁玩儿有点过了,就逐渐的故意冷落他。
其他大臣可就看出机会了,制造了陷阱,将张璁拿下。
张璁彻底失宠,跌落权力低估,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