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臣上臣下,皇下皇上(第2页)
在封建社会,改革是很难的。
张居正的变法主要有两点。
一条鞭法。赋税改革。
考成法。也就是考勤制度。
过去的赋税有三项,田税,人头税,徭役。
田税很好理解,你种我的地,就得给我缴纳粮食。
人头税,有几个人交几个人的钱,跟份子钱似的。
徭役就是出大力,国家有什么项目需要人力了,你每家每户就得抽人来干。
但是这三种赋税,都是以实物劳力形式存在的。
前两种收上来的都是实物,而且这个实物的界定掌握在下面官吏手里,本来要交三个苹果的,人家嫌你个头小,再让你拿三个,你也说不出什么话来,所以弊端很多。
张居正就颁布规定,只收钱,不要物。从实物税变成了货币税。
这个制度看似简单,但是天下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执行,越复杂的东西,越容易被钻空子。
别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了,交钱就行了,下面想钻空子也找不出好钻的,按照规定给你钱就完了呗。
这个改革的高明之处也就在这里。
考成法,其实就是一种考核制度。
比如说政府给你制定一年要完成什么工作,年底看看完成的有多少。
年初计划,年终总结,奖罚制度,一切都有规章可循,使得工作效率变得高了一些。
下面官员也不敢消极怠工了,毕竟年底得做总结,过考核,考核不过的要么下岗要么下基层,工作好的自然要升级,所以提高了下级官员工作的积极性。
文有张居正,武有戚继光。
大明江山又逐步的朝好的方向发展了。
隆庆帝也是一个短命的皇帝,三十来岁就死了。
死后,万历皇帝朱翊钧上台了。
十岁登基。
少年天子。
他娘李太后也就是李彩凤,和他对张居正是比较依赖的。
在这俩的支持下,张居正自然是顺风顺水,权力也大到了天际。
李彩凤看中了张居正的能力,一直让他干到了死,呕心沥血。
他活着的时候,没人能撼动他的地位,但是他死了,那些对手就跳出来了。
有人弹劾张居正十四大罪状。
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是大家都喜欢干的事情。
被压抑的群臣,将张居正各种事情都拿出来骂,既然群众如此,皇帝就配合表演,命人抄了张居正的家。
总体而言,张居正是一个有理想的文人。
有人死,有人活,世界就这样。
就是再牛逼的人,地球也不是围着你转的,太阳月亮也不是根据你的心情起来落下的。
没了张居正,没了戚继光,没了海瑞,自然还有其他人在上来。
皇家也是如此。
朱翊钧最宠爱的是郑贵妃。
郑贵妃的儿子叫朱常洵。
不过在朱常洵之前还有朱常洛,当然另外还有一个死去的哥哥。
母以子为贵。
望子成龙。
郑贵妃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太子。
于是就施展各种术法,无非是一哭二闹三上吊,外加各种风情和殷勤,朱翊钧竟然答应了下来,而且还写下誓词放在玉匣之中,这就是传说中的玉盒密约之说。
在一帮大臣的干预之下,最终还是朱常洛胜出,成为太子。
毕竟朱常洛是皇长子,有着天然的顺位名分,儒家文臣,自然是拥护他了。
这一场斗争,竟然持续长达十五年,即所谓的国本之争。
朱常洛如愿以偿的成为太子,也如愿以偿的熬走了老爹。
万历皇帝驾崩之后,他登基,十天之后,突然重病,没多久,惊人的消息传出。
泰昌帝,朱常洛,驾崩了。xしēωēй.coΜ
前后仅仅一个月的时间。
也就是说刚上了十天的班就休了病假,随后就死了。
可以说是工作时间最短的皇帝了。
他这一死,各种阴谋论就出来了,暗杀,篡位等等。
历史有记载,朱常洛得不到父皇的宠爱,可能也比较失落,纵情酒色,身体逐渐的亏空,登基之后,郑贵妃还献给了他八名美女,工作完再工作,身体就垮掉了,再加上太监崔文升向朱常洛进通利药,是一种泻火解毒的药,给泻药差不多,使得朱常洛一夜连泻三四十次……
表面上看是这个太监用错了药,但是这个太监却是郑贵妃的人。
阴谋论也不是没有来由的。
不过有大臣们的阻碍,郑贵妃最终没有得逞自己的阴谋。
朱常洛最终还是因为用错药死了,史称红丸案。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