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祖大寿做了一番思想工作,祖大寿同意好好干。
毕竟,孙承宗是袁崇焕的老上级,而袁崇焕又是祖大寿的上级,对于上级的上级,祖大寿还是极为尊重的。
祖大寿还专门写了一封检讨书给皇帝,说自己不打招呼就走是不对的,希望戴罪立功,以后绝对好好干,好好听话什么的。
皇帝一看非常高兴,就让他放宽心,继续干,绝对既往不咎,领导犯错是领导的,你只要不犯错会成为领导。
光有祖大寿是不够的,马承宗又找了几个帮手,重新集结了辽东军,对皇太极实行战略打击。
用的战术跟袁崇焕差不多,就是炮轰加大刀砍,最终取得了胜利。
袁崇焕不久之后就诶处死。
皇太极这波人属于外患。
此时的朝廷,还有内忧。
崇祯是一个勤勉的皇帝,但却也是一个特倒霉的皇帝。
江山交到他手里的时候,已是千疮百孔,不说负债累累,反正公司没啥钱,花出去一两白银,都挣不回来的一两,入不敷出,又加上常年战争,关内旱灾,饥荒,都让这个国家处在一个崩溃的边缘上。
其实在崇祯元年,内患就已经开始了,在陕西甘肃一带,就有许多流寇。
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就是灾荒。
历朝历代的起义都是吃不上饭的人组织的团伙。
当时国家也想赈灾,但是没钱。
经过崇祯前两代的折腾,大明公司现金流早就出现了问题。
就算去赈灾,也扛不住贪官污吏的盘剥。
本来十斤粮食下去,到了灾民那里,估计也就剩下二两稻谷壳。
陕西这地方从崇祯元年开始就一直闹饥荒,一直持续了四五年。
这了不得,吃不上饭的人越来越多,混不下去就开始闹事,抢劫,主要为的就是填饱肚子。
外患未平,内忧四起。
崇祯不想江山毁灭在自己手里,当然要承担起救火队长的责任,对于这个流寇,打是没钱的打的,毕竟连军饷都发不起,杨鹤是主张安抚的人,也就是不费一兵一卒,用嘴招降流寇。
这个观点让崇祯很是认可,国家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平息战乱,何乐而不为呢。xしēωēй.coΜ
于是崇祯就派出了杨鹤。
杨鹤根本不会打仗,主张安抚也是一时口舌之快,没想到这话传到了崇祯耳朵里,恰好陕西三边总督死了,崇祯让他接任,他顿时就尴尬了,但又不能不去。
牛皮都吹出去了,不接任务这就太打脸了。
杨鹤上任之后,做了许多工作,无非就是找到叛军首领聊天,做心理辅导,做安抚工作,做招降工作,面对一个如此热情招降的人,那些叛军首领都很给面子,竟然同意了。
毕竟大家出来就是为了一口饭吃,自己造反也不见得能混上饭,既然国家招安,还给饭吃,那就不造反了。
皇帝一听非常高兴,拿了私房钱十万两白银给杨鹤,让他做好后续的安抚工作。
造反的有钱花了,自然就老实了,但是半年多之后,钱就花光了,没办法,本来投降的又造反了。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跟朝廷也没饭吃,那只能还是自己自主创业,虽然风险大点,但是到处都是可抢的东西,至少饿不死,跟着国家混,条条框框管着,也不能去抢劫,又发不出军饷,总不能等死吧!
杨鹤很是无奈,朝廷见他工作做的非常一般,就将他抓了,发配了。
招抚很显然是一个错误的决定,鉴于杨鹤失败的教训,国家让主张流寇杀无赦的洪承畴。
既然陕西三边总督的位置空出来了,那就让他干吧。
洪承畴成为了陕西三边总督。
这是个猛人。
他虽然是个文官,但是打架不含糊,而且对于流寇的态度只有一个,那就是杀。
不投降杀,投降也得杀。
总之,只要杀光,就没问题了。
赶尽杀绝的效果是有的,毕竟流寇比不得正规军,几个月之中,各路流寇首领被杀,西北的局势逐渐稳定。
其实他看的很明白,这些造反者看似声势浩大,但是好多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参加造反的,也就是说,战斗力比较差,老头老太妇女的战斗力自然是忽略不计,真正有战斗力的十个人里面也就有二个。
他看的不错,这种部队战斗力和凝聚力都是比较差的。
所以他屡战屡胜,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请下载爱阅小说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已经爱阅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