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东暖阁。
身穿大红直身袍服的骆养性跪地请罪,准备聆听圣训。
坐在御案前的朱由检并没有看向跪在地上的骆养性。
片刻后,朱由检才一边看着手中的奏折一边开了口:“朕再三叮嘱,派到地方上负责收缴赃银的锦衣卫官差一定要挑选得力忠心的。”
“可恰恰朕最关注的陕西却最先出了事。”
“洪承畴的折子上写的很清楚,办差的锦衣卫前前后后拿了陕西官员的贿银五万六千两。”
“那个名叫李丰禄的锦衣卫千户一个人就拿了三万四千两,西安府的官员本应上缴赃银七十六万余两,可最终报上来的却只有五十一万三千六百三十三两。”
朱由检放下手中的折子,看了看跪伏在地的骆养性,不无讽刺的说道:“这笔买卖做的倒真是挺值啊!花了不到六万两的银子行贿,便省下了二十多万两。”
“说来也巧,洪承畴的折子与东厂的复勘密报同一天入了京,两边上报的数目也是丝毫不差。”
“这个李丰禄是你亲自挑选的,那就由你亲自来审吧,看看洪承畴上报的与东厂的复勘是不是属实。”
“臣万死!”骆养性羞愧难当,以额触地请罪道:“臣用人失察没有办好圣上交办的差事还让皇家蒙了羞,请皇上降罪!”
“锦衣卫代表皇家行事,你们出了事朕的脸上自然无光。”朱由检皱了皱眉:“让皇家蒙了羞是小,让人看一看朕的笑话而已。”
“可李丰禄之流与这些祸国殃民的官场败类同流合污损害的不仅是朝廷的利益,最终受苦受罪的还是我大明的百姓!”
“这百姓要是因为人祸而受了苦受了难,那就是天大的事!朕不管以前大明的官员是如何做的,但新朝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去触碰这条红线......”
“国家有困难,朕可以苦一苦,百官也可以苦一苦,唯独不能苦了大明之百姓!”
“正因为李丰禄之流收了这些贪官污吏的钱财,才让他们可以放下心来继续贪墨赈灾粮款。赈灾粮款都进了这些人的私囊,那些受灾受难的百姓就得继续饿肚子,甚至饿死人......”
“灾民们活不下去了就会有人站出来造反,有人站出来造反那就是朝廷的失德。”
朱由检直视跪在地上请罪的骆养性,语气中充满了后怕:“不幸之中的大幸,此事被发现的及时尚未酿成民变!积极补发赈济粮严惩贪墨官吏犹时未晚。”
“朕之前就告诉过你,负责内部纠察的南镇抚司应该给予更多的权力和重视,这是保证锦衣卫自身不出问题的基本防线。”Xιèωèи.CoM
“此事也算是给锦衣卫敲响了一个警钟,回去好好自查一下,李丰禄之流有一个办一个,以后用人办事且得加倍用心,不要再给朕的脸上抹黑了。”朱由检面色严肃,沉声道:“罚俸半年,留职查看。再有类似事件发生,你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就自行请辞吧!”
“累臣谢圣上隆恩.....”骆养性随即领罪谢恩:“累臣一定以此事为戒,完善整顿锦衣卫内事,务求从根源处杜绝误国不法之事。”
-------------------------------------
待进宫请罪的骆养性离开后,朱由检立即让王承恩拟定了一份旨意送到内阁交办。
此次,陕西发生的这件事情让朱由检意识到了继续加强官员廉政监管的必要性。
当看到洪承畴上报陕西布政使甄时潭等人依旧肆无忌惮地贪墨赈灾粮款之时,朱由检当真的是被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要知道,历史上的第一代“闯王”高迎祥就是在崇祯元年于陕西境内带着一群活不下去的饥民起事造反的。
陕西境内的农民起义可谓是掀起了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所以,朱由检特别重视多灾多难的陕西地界。
朝廷筹集赈灾粮款的时候也是优先向陕西拨放的。
只是,朱由检还是低估了甄时潭之流的胆大和贪婪。
朱由检年前就曾多次下旨三令五申强调全国赈灾的重要性,并言明各地受灾之地如有赈济不力者必定给予严惩。
没想到,在这个风声这么紧的时期,他们竟然还敢在赈灾粮款上面打主意。
此次,他向内阁交办的旨意便是要在全国范围内组建一个全新的监察部门——廉政监察院。
顾名思义,廉政监察院就是专职负责地方官员廉政纪律的监察衙门。
朱由检要组建一个类似于后世廉政公署的全新反贪机构。
这将是一个专门打击贪污犯罪的独立执法机构,廉政监察院独立办案直接对皇帝负责。
任何人都可以向廉政监察院检举官员的不法之事,甚至可以通过廉政监察院直接告御状。
而对于廉政监察院的人员选拔任用也不会通过吏部。
廉政监察院的基层办公人员将优先从品格优良的寒门百姓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