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城外,建奴大营——汗帐。
此时,汗帐内已经被撤去了酒席,参加庆功宴的众人尽已离去。
偌大的汗帐内,就只留下了皇太极和范文程二人。
“范先生,坐下说话吧。”
“谢大汗!”
端坐于主位之上的皇太极已经毫无醉意,目光盯向范文程,缓声问道:“范先生与那贾忠并非旧相识那么简单吧?”
“不敢欺瞒大汗,小人与那贾忠的确另有渊源。”范文程笑了笑:“不过,如果不是小人恰巧代表金国迎回豪格贝勒的尸骨,也不会有此契机发掘这次的机遇。”
“小人也没想到,两年前还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今日竟然成了五军营的佐击将军。”
“虽然也不是什么高位之人,可他手中却掌着现如今至关重要的城守营!”
范文程正色言道:“如果此人能为我军内应,趁机打开城门,北京城何愁不破............”
皇太极闻言,不由眼前一亮,目光中闪烁着炽热:“那范先生可有把握说服此人为我军内应?”
“大汗,这贾忠本来就是我们的人,无需说服,只需下令即可。”范文程笑道:“两年前,大汗初登汗位之时,小人特向大汗请命负责于明廷关内安插细作内应之事,而这贾忠便是小人在京师之中安插的第一批内应!”
“他本是小人的沈阳同乡,家中的老父老母都被安顿在沈阳老家安享晚年。”
“如果不是接了这个差事,他们一家老小早就饿死了。”
“这贾忠孔武有力,又粗通拳脚,投身军营倒是正合适。”
“所以,小人买通关节给他在京营谋了个差事。”
“本想着让其潜伏个三年五载再作他用,没想到一直没有联络的贾忠在京营整顿之中竟然崭露了头角。”
“更巧合的是,两军对峙之中,我们还堂而皇之的见了一面!”
范文程感言道:“这也恰恰说明大汗乃天选之人,连上苍都在护佑我大金国运.........”
“如此说来,吾儿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听到此事还是“借”了迎回豪格尸骨的光才得以抓住了契机,皇太极不由叹了口气:“如果此次我们真能打进北京城,豪格也是功不可没。”
“还请大汗节哀。”范文程随即请罪道:“豪格贝勒之死,小人也有责任。”
“那赵大河也是小人安排在京师之中收集情报的暗子,一直掩饰的都很好,不曾想却..........”
“此事怪不得你,这就是他的命!”皇太极感慨而言:“豪格此行安排的不可谓不周密,谁也没能想到他一到京师就会落入锦衣卫之手。”
“本想着他来京师走上一遭历练一下也是好的...........”
皇太极轻轻摇了摇头,收起感伤,随即正色道:“范先生,你是最了解本汗心意的。”
“有些话本汗在代善他们面前不好说,但在先生面前却没什么好隐瞒的。”
“如果真的可以攻进北京城,本汗自是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其实,刚刚在庆功宴会上说的那番话,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这都到北京城下了,要是真能攻进城去,傻子才不干呢!
所谓的什么不是时机那都是给自己找个台阶下罢了。
但现在因为范文程的一番话,整个事情却突然有了转机。
城中有个现成可用的暗子可做内应,这让皇太极随即改变了原本的想法。
如果这贾忠真的可以为大军开城,北京城焉能不破?
此时的皇太极异常的冷静,他并没有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巨大惊喜而冲昏了头。
事关重大,还需详细商讨个中细节。
“范先生,你对此事可有足够把握?”皇太极虽然非常信任范文程,也很肯定他的能力。
可此事一旦定策将要赌上十万大军的身家性命。
所以,他必须慎之又慎。
“大汗!这么多年来,您应该是了解我范文程的。”范文程正色言道:“如果是没有把握的事情,小人是不会在大汗面前提及的。”
“小人以身家性命担保,必成此事!”
“好!本汗要的就是你这句话。”皇太极看着当场下了军令状的范文程,开口道:“本汗果然没有看错人。”
“当初将安插关内耳目之事交予先生,乃是本汗最正确的决定!”
范文程随即起身施礼:“大汗志在天下,小人如能为大汗平定天下的伟业出上一份微薄之力,此生也是无憾了...........”
“好!有朝一日,如果本汗真的可以成为这天下共主,先生必为我金国不世之功臣。”得到范文程无比肯定的答复后,皇太极心中自是激动万分:“本汗深知汉人之中有才之士颇多,故决议设立文馆,专门吸纳汉臣谋士。”
“范先生,从今日起你就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