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军田会荒废,那是因为租种军田的佃租有八成,也就是说军田佃户只得二成产出;其他富户家的佃租普遍只有四成到六成,军田荒废也正常;
可为什么只有一千多亩军田呢?文宇不用问那吏员,那吏员也含含糊糊没有说,可文宇知道,这是因为从明初到现在,两百几十年一直进行的土地兼并所导致;
因为军田佃租高,明初或许在任千户会分润军田产出给普通军户,即使佃租高,收入低,但租种军田的军户也不会饿死;
可后期随着千户所千户宗族成型,又或者千户官易主,那么伴随着这些的就是千户所内包括百户,千户等武官们开始购买土地;
再加上开垦土地变成私田,同时军官们开始收进腰包不给普通军户分润收成,军官家的私田又放低佃租,那么军田荒废就理所应当的出现了;
普通军户成了军官们私田的佃户,军田又废弃,通过种种手段废弃的军田又成了军官家族的私田,长期以往,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
军田所剩无几,千户所大部分的已开垦耕地都成了军官们家族的私田,说到底,就是土地兼并,这是封建世族传承千年的做派,也是几千年来王朝更替的根本原因;
文宇懂,但他没办法改变,或者说现在的他没办法改变,只能接受;浮山所城中除了现存的苏焦两大家族,还有十多个传承了百多年的大小宗族;
这种力量,皇家都未必能处理,文宇更没有办法了,难不成全杀掉?不现实,那只能边走边看了;
城中物价过高不是问题,粮食文宇可以在玄元界中快速种植,全力的话,一天就能收获几万斤,所以说土地兼并军田废弃暂时也没影响到他;
初来乍到,文宇也不打算做什么改变,萧规曹随是最好的做法,了解完大概情况后,就令官署中的吏员放班回家了;
也不早了,令夜间值守的几个差役关上官署大门,文宇就回了千户大宅,其实也是之前的亢家大宅;
“董哥,晚上你还是安排咱们自己人轮换站岗,万万不可放松!”
“是,老爷,我晓得。”董大有作辑退下;
连着穿过两个垂花门,也就是一进院子和二进院子正房中间打通的一条连廊,文宇来到后院;小丫鬟秀兰在给小丫头洗脚准备休息,巧儿给文宇端来了洗脚水;
被人伺候着睡下,打发走巧儿,文宇也没去空间中修炼,而是躺在床上思考起事情来;自己既然就任了浮山所的千户,那这浮山所,他肯定是要管起来的;
但作为一个“外人”,怎么让现在浮山所城中的大家族接纳自己,甚至听命自己呢?想来想去,作为一个现代人,文宇只想到了一个字,财!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利益动人心,种种俗语都是讲钱财的重要性,那文宇目前的优势是什么,那就是不缺钱,或者说不缺银子;
对于明末世界,文宇可以说随随便便从现代搞点东西来就是银子,甚至只从空间中拿出日产万斤的粮食都是一大笔财富;
但怎么去团结,或者说引本地豪族参与进来,那就需要一份比较长久的产业了,也就是工坊,有一定技术壁垒,又比较容易实现,而且利润可观的那种!
玻璃?技术壁垒有,而且很大,利润应该是有的,玻璃镜那就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了,可是并不容易实现,这个文宇之前查过,简单制作还好,批量生产不容易;
那食盐?晒海盐?这方面文宇也查过,虽说从现代带点水泥做几个大池子,再带些工业材料就成,但这也不是个安生的买卖,毕竟官府是不允许私盐买卖的;
这种暴利行业,不到了具有一定实力的时候,最好先别搞;那有什么可以制约团结那些拥有大量农田的世族的手段呢?
文宇还真想到了一个办法,工坊先不提,优质粮种或许是个非常bug的手段,特别是通过玄元界控制的不具备遗传特性的粮种;
当然直接让那些世族来种他提供的粮种也不现实,总不能你说高产人家就信了,这可以从军田着手;
荒废着的五百来亩军田,可以先让从胶州跟随他来浮山所的那些百姓去种,只要种经过空间改良的非遗传高产粮种,就算佃租八成,剩下的也足够生活所需了;
第二天早上,文宇吃完早饭就赶去了官署二堂书房,翻了一会昨晚那些吏员送来的账目简单看了看,不过是些入账册目,除了太少,他也看不出问题;
毕竟军田就那么多,千户所官署又没法在浮山所城收税,除了那微末的军田产出,其他都是支出;
像是官署吏员的月例,本是前任千户支出的,现在就要文宇来出,一个月统共百多两银子,完全可以用米粮代替,粮比银贵更受欢迎;
约莫上午九点,官署的吏员都已经上衙了,浮山所的副千户苏鹏祖,所镇抚焦奇略和余易年,带着几位百户来了官署;
“诸位请坐,文某初来乍到,对这浮山所诸事还不甚了解,卫所这练兵集训之事,还得拜托各位!”文宇一副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