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宇和华思懿也没待在明末这边过夜,晚上她又跟小丫头聊了会儿,还旁敲侧击问了俩丫鬟不少这个时代的事情;
等小丫头睡了,两人也就回了东耳房,当然实际上是回了现代世界珀斯公寓那边;自然是一番运动才相拥而眠;
次日一早,华思懿去上课,文宇则是直接回了明末世界,华思懿也知道有事给文宇发信息就是,也并不担心;
不过相比较文宇现在随时可以去明末那边,华思懿还是非常羡慕的,毕竟她还得上完半年的专业课,才能结课工作或者写论文;
文宇也是安慰她不着急,明末那边最近也还没稳定下来,吴桥兵变也还没过去呢,等过段时间稳定了再过去更合适开办新式学府;
从宅院骑马而出,文宇也没带随从或者护卫啥的,当然之前董大有和孟伯都提过,但文宇为了方便也根本不需要就没同意;
除了浮山所城,以前从浮山所北门出来就是大片贫瘠的军田,再往北就是一片小山和树林了;
但现在北门出来,已经是一条宽大的夯实土道,路西就是文府的平价粮铺,粮铺后面就是文宇的总管库房了;
再往北三十来米,就是一圈稍微比库房那边矮一些,但也有两米半高的砖砌围墙,跟普通府邸院墙差不多,就是高了些厚了些;
顺着灰白色的围墙继续往北五十多米,就是高大的院墙,上书浮山校场,再往北的话围墙还有几十米,也就是说,
整个浮山新校场,南北长一百米多,东西宽五十多米,北边直接到山脚下了,但往西还是有几里地的扩建空间;
文宇到校场门口这边时,门前的空地上已经聚集了上千人左右,门口旁边摆着几张大木桌,董大有正带着几名家丁组织人群维持秩序;
“老爷,咱们这待遇属实太好,来了这么多人!”宋康宁本坐在一张木桌后,看到文宇来了立马起身行礼说道;
文宇下马让一名家丁拴好,摆摆手让宋康宁起身坐下,才坐到一旁说道:“人多,但能选上可不容易,怕大多也是为了赠粮而来吧。”
赠粮是文宇和董大有商量后决定的,毕竟这时候胶州和即墨境内流民虽不少,但大多都是吃不上或者吃不饱饭的;
虽然过去宣传了,但那些流民走到浮山所这边也大多是营养不良的,所以文宇和董大有商议过后,
就决定宣传时带上说,浮山所这边只要符合征召条件,就可领取一石粮食,这绝对算是个极大的诱惑了;
对于那些拖家带口成了流民的人来说,只要是拿到同乡同族人的保书,完全可以带着家人一起来这边,
哪怕考核没通过也有一石粮食,总比在外啃树皮吃草根要强的多;所以门前空地上的人群,不止是二十左右的青壮年,妇孺也着实不少;
“这也是老爷仁慈,我看那些人即便考核不过,老爷也会给他们一口饭吃。”宋康宁算是猜对了文宇的打算;ωωω.ΧしεωēN.CoM
这些只要是来参与亲卫征召考核的,大多都是青壮年,拖家带口又咋了,文宇就是粮食多,他缺的就是劳力;
“行了,考核规程你跟董百户做好了吧?”文宇喝了口家丁端上来的茶水说道;
“按照老爷吩咐,不管城中军户,还是外地来的民户流民等,只要有五户族人保书,就可以参与检选考核;
考核分为三项,分别是身高,高过装配刺刀的火枪即为合格;二是气力,举起一石石锁十息即为合格;
三是在等凑够十人,校场中跑场跟家丁跑一圈不落队即为合格;三项考过,就可以签字画押领安家银子;
按老爷吩咐,那些帐篷已经在校场西门外扎好,带着家眷的可以安置在那,但本人统一住到校场营房中;”
“行,就这样来吧,你和董百户安排就是,我看着就好。”文宇来这边只是有两个目的,其一是给考核合格者发放安家银子,
其二是看看有没有那种人才,比如天生神力啊,或者武将在世啊啥的,当然事实证明是他想太多,都是些吃不上饭的流民哪会出人才;
“保书带着没?”
“大人,这是俺的保书。”
“名字籍贯年龄。”
“吴建柏,浮山所吴家寨人,今年十七。”这是一个浮山所本地的军户,而且还是城中的,但籍贯在附近的吴家寨也正常,毕竟祖上发达了也可以搬到城中;
“给,然后去那边等着。”一个书办,也是宋康宁从卫所衙门经历司带来的,记录好信息后,递给那吴建柏一张纸片;
吴建柏拿着那张巴掌长些的纸片,上面写着他的名字,后面有三处空白格子;来到另一边的检验处,
吴建柏先是被一把插着剑的火铳给比划了下身高,那检验大人又在他手中的纸片上第一处空格上打了个对勾;
然后又被领去举了举石锁,又是一个对勾,最后又被带着进了校场里,跟他一起的还有另外排在他前面的九人;
吴建柏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