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家中老父母留下来的积蓄,总遗产应该是有上千华元的,这笔钱也不算小了,几个兄弟姐妹都有资格拿到这笔遗产,
这也是帝国中枢政府颁发的各种法典之中法律条文所规定的的;当然了,他们五个人自己分也不是不行的,但是目前这个情况,
肯定是需要地方政府介入了;足足一个多星期下来,王家的遗产分配事情才告一段落,而王家的两个女儿还好,直接去了外地夫家生活,
但是另外的兄弟三个,也是没有脸继续留在王家村这边继续生活了,而刚好的,帝国地方政府对于西迁政策的广泛宣传给了他们一个新的选择,
西迁的确不错啊,带上积蓄和家当,全家老小免费西迁,到了地方免费提供房子,还会分地,而且都是良田,这多好的政策啊,所以王家三兄弟都是动了心思;
其中王家老三,王世明是最为积极的,因为他还没有娶媳妇儿,今年都已经三十出头的年纪了,因为家里乱事儿多,一直是耽误了给他说媳妇,
其实在帝国本土这边的农村,单身光棍是真的不少的,男女比例还是有点大的,老光棍这种问题也不是几年十几年时间就能解决的;
王世明动心的最主要原因,那就是西迁欧洲那边之后可以找当地的女人做媳妇,因为自己能领到免费的房子和土地,找个当地媳妇太轻松;
事实上帝国各地方的地方政府在宣传西迁政策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隐蔽的宣传一下这方面的东西,就比如西迁领媳妇儿什么的;
当然了,这也不能说是虚假宣传,因为真要去西迁去了欧洲那边,的确找个媳妇儿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特别是取得要早,更容易找,
按照帝国中枢政府这边收到的来自征西大将军府的上报数据,欧洲地区那边的新户口,也就是结婚人口之中,大多数都是西迁人口与当地女人结合;
这也是在欧洲地区那边小亚细亚半岛上,保加利亚和整个多瑙河地区,因为战争的原因,男女比例中女性就占据了多数,所以女多男少的情况下,帝国本土西迁过去的优质男人找个媳妇自然很轻松;
但是也不是说谁都能找得到的,毕竟人家当地女人也不是什么男人都赶着上的,人家也是会看你的家底家当的,还有也会注重你的外貌学识等等;
先不说那么多,王世明在领到了属于自己的三百多元遗产继承之后,便是直接收拾了自己不多的家当直接坐上了前往帝国都城的火车;
帝国二十三年五月底,王世明一人抵达了北京城火车站西站,此时在西站北边,也就是北京城的城西北外,已经规划出了一大片的安置所,
也就是那种规模大一些的招待所,管吃管住,作为西迁百姓的前进基地;王世明在签署了西迁意愿地点之后,便也是被工作人员带到了安置所中住下;
因为王世明以前并不清楚欧洲地区那边的事情,也是最近才开始去了解,所以他也是从工作人员的建议之中挑了一个地方,
也就是女人多的地儿,在小亚细亚半岛上,根据资料上的说明,那地儿还是几百年前一个叫什么拜占庭帝国的故地;
又过去了十几天,终于轮到了自己,王世明就背着一个大包,提着一个不大的包袱,坐上了直达欧洲地区镇西城的火车;
帝国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王世明从欧洲地区伏尔加总督区镇西城火车站下了车,同样的,在车站北边,也是有一大片的安置区,同样管吃管住;
再次等了好几天时间,王世明自身也是识字的,所以这些天他一直在了解他将要去的小亚细亚总督区的地理和历史文化;婷阅小说网
按照王世明自己的了解,那地方平原不多,主要以丘陵地形为主,跟山东南部地区差不多,也就是跟他老家那边儿的地理差不太多,
而且王世明将要定居的海峡城海南镇,还是小亚细亚总督区最繁华的地带,隔着海峡对面就是那个什么拜占庭帝国几百年的国都;
不过王世明并不在意什么国都不过国都的,能够在海峡城周边安家就已经非常不错了,不过因为铁路线还没有联通,
按照征西大将军府给出的解释,也就是高加索地区往南边修建铁路线难度太大,预计还需要一年多时间才能完工通车,
所以王世明最后还是坐上了客运轮船,通过顿河伏尔加河河湾运河进入亚速海,然后到黑海再南下到了黑海海峡(土耳其海峡)登船上岸;
海峡城也就是之前奥斯曼帝国的于斯屈达尔城,大小也算是个大城了,当时战争也没有波及太多城建方面,所以城墙也好,城中的教堂等建筑倒也没有受到严重的损坏,
但是帝国接手之后的几年时间里,这些教堂自然是直接拆除,城墙倒是保留下来,其他的风格性建筑全部拆除重建,然后用了几年的时间,
统一在海峡城的北边,修建了一大片的民房生活区,也就是海南镇了,海峡城就是作为海南镇的治所存在,同时也是小亚细亚总督区西部地区的重要军队驻防地之一,所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