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征西大将军府辖区内,近些年的粮食年产量越来越高,
大量的粮食征西大将军府这边自然也不会全部运到帝国本土,毕竟帝国本土那边儿也是不缺粮的;那么欧洲这边也开发了一些粮产品副食产业,比如酒业;
但是仅仅依靠酿酒业,也完全消耗不了欧洲地区这边大量的粮食,于是乎,征西大将军府也在帝国中枢政府的批准下,向欧洲大陆其余诸国,主要是联盟理事会内进行低价售卖;
大量的低价精粮进入到了欧洲市场上,虽然帝国这边只会售卖给地球联盟理事会内各个理事国和成员国,但是这些理事国购买了帝国准备这边的低价粮食之后,
再把自身国内的粮食稍微提高一点售价卖到其他国家自然也是可以的;如此,奥地利王国虽然没有加入联盟理事会,但是也是从周边国家流入了大量的低价粮食,
当然这也算是好事,所以奥地利王国哈布斯堡家族并没有拒绝这种事情,但是底层百姓吃饱了饭,自然会去追求更高的目标,就比如教育以及精神享受;
再加上近十年内,欧洲大陆上的华夏文字和语言的流行以及大面积的普及,虽然奥地利王国境内并没有进行华夏文字的普及教育,但是帝国这边各种书籍,报纸的各语言翻译本,
也是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进来,底层百姓之间市场上也流通起来;而且这些流通的各种翻译本也不都是帝国这边的,还有其余国家的学者自己编写的相关书籍,
其中比较多的就是对汉语言的辩论,未来世界语言和文字的探讨,政府体制和制度模式的相关讨论,民族复兴和民族解放的讨论等等等等,可以说近十几年,
就是欧洲大陆上的文艺复兴和思想解放时期了,这与帝国的到来脱不开关系,更重要的是欧洲大陆慢慢脱离了教会和宗教的压迫;
这里可以简单解释一下欧洲大陆上宗教和教会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搞出来宗教还分旧教新教等等,还有各个不同的宗教有什么作用,教皇国又有什么作用;
首先是宗教问题,这个不需要太详细的讲解,毕竟不管什么地区,总会有一个普遍的受到底层百姓和高层统治者共同接受的信仰,这也算是一种思想上的相对统一;
而欧洲大陆上的教皇国,就比较特殊了,这也是因为欧洲大陆上的特殊环境造成的,就比如前面所说的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帝国成为了实际上的松散联盟,
联盟内各个成员相互攻伐不断,谁也不听谁的,谁也管不了谁,跟中原地区的周王朝时期有些类似;这种局势下,除非出现一个比较强势的国家兼并其他国家,
从而完成某个较大地区的大一统,中原地区周王朝时期就是秦国完成了这个壮举;可惜欧洲大陆这边,尤其是波罗的海南岸以西和黑海北岸以西地区,
地形复杂,丘陵平原低地交错纵横,这种地形地理条件,很难出现一个实力较强的拥有大一统某一个地区实力的国家,所以为了解决某一个较大地区内相对的稳定,
说得直白点,就是相互之间猪脑子打出了狗脑子,打了几十上百年,甚至几百年,不想再打了,想要稳定,所以联合推选了教会,设立了教皇,大家一起听教皇的;
这种模式自然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某一个较大地区内,各个国家相互之间不断攻伐的矛盾,但是另一方面,这种模式和制度也是限制了思想和文化发展;
就比如体制问题,按照帝国中枢政府近些年的研究并公布出来的一些研究成果,把全世界各个国家近千年来的体制进行了统一研究和总结;
按照帝国这边的归纳,贵族统治时期的社会被称为君主封建制,按照这个标准,欧洲大陆这边直到目前为止,仍然还是这种体制,贵族和君主作为最高权力的统治者,
底层百姓只不过是贵族和君主的私有物品之一,土地更只是一种私人物品;而中原地区在秦王朝时期以前,也是君主封建制,而在大一统秦王朝建立之后,
拥有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同样有实权君主或皇帝,但是底层百姓不再只是贵族或君主的私产,而是属于国家组成一部分,这种体制被总结为君主共和制;
而与君主共和制类似的,还有一种没有君主,由议会或长老会管理国家,贵族权力同样被削弱的,类似于之前的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这种体制,被总结为议会共和制;
而在之后,像是帝国目前的体制,被总结为了君主立宪制,拥有实权的君主,也有高于君主权力的宪法,这是在君主共和制上的进一步革新;
说的这里,应该能理解欧洲大陆这边为什么会有什么所谓的千年黑暗了;就如今整个欧洲地区,还大多数以君主封建制为主,只有极少数建立了初步的君主共和制,
至于君主立宪制,则更少了,目前整个欧洲大陆,只有西德兰王国是这种体制,由国王制定了最高且不可侵犯的万国宪法;原本历史上最早完成这个进程的应该还是大不列颠岛,
可惜如今世界上已经没有了统一的大不列颠岛,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