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儒到鸿儒,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总结起来就是著书立作天下知。
他们三人,其实早有自己的著作,阐述的就是自己的道理,但是要做到天下知,难度不小。
当然,天下知并非真的要全天下都知道你的道理,认可你的道理,只是一个量词,只不过,越多的人认可你的道理,你成就的鸿儒文位也就越强大。
而大儒们的著作绝大部分都只有书生们可以看懂,书生们亦只有一部分会真正认可你的道理,所以成就鸿儒不可谓不难,绝大部分的大儒可能生命走到尽头,也没有等到那一天。
而如今,楚天明的小说却给了他们一个新的希望。
小说家这一流派在儒道百家中已经趋于末流,放眼整个小说家流派,也只有几个大儒,而那些大儒们写的小说,一言难尽。
当然,最主要的是,和他们不熟。
现在楚天明展现出了极高的小说天赋,那么,借助楚天明的小说来传递自己的道理,也许会让更多的人认可自己的道理,从而极大加强晋升鸿儒的速度。
三人仔细思考了一番,越发觉得此事可行,但又拉不下面皮,你推我,我推你,最终成功的将皮球踢到了楚富贵的身上。
反正那老小子算是老演员了,忽悠忽悠自己的侄儿,应该不算难事。
于是,第二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楚富贵敲响了楚天明的门。
“谁?”正在思考要不要溜去小婉屋子学习音律的楚天明惊出一身冷汗。
“天明,是我,三叔!”屋外传来了楚富贵低沉的声音。
“三叔,你深更半夜的来找我干甚!”
“咳咳,这个,自然是有要事相谈,你三叔我可是身受江大儒之托啊!”
师傅?楚天明不禁疑惑,啥事能让三叔大半夜的来谈?
打开了门,点了灯,叔侄二人相对而坐。
楚富贵便详细的说明了来意,听得楚天明一阵愣神。
他是真不知道大儒晋升鸿儒是个这样的条件。
搞半天,原来是要发展信徒啊?
这有啥难的,楚天明决定为三个老头抽空上一课。
楚富贵又详细诉说了三人需要传达的道理,楚天明一一记下。
楚富贵说完之后,却并没有起身离开,而是依旧坐着,欲言又止。
楚天明看着好笑,便说道:“三叔,有啥你就直说,侄儿还能不答应不成?”
“咳咳,天明啊,三叔这两日反复看你的小说,心中本就有些想法,这又听到三位大儒所言,不禁心中更是痒痒......”
“三叔,你到底想干啥?”
“这个嘛,三叔也想让你把我写进小说里,说一说三叔的道理,但三叔不是大儒,所以不必用三叔的真名,我起了个别名,名叫楚永坤,天明你觉得如何?”楚富贵摆出了一副期待的神色。
楚天明愣愣的看着这个发福的中年胖子,实在难以想象三叔还有这等心思。下意识的说道:“好,这名字起得好,不知道三叔想讲述何等道理?”
“这个嘛,三叔只是个农民,也没啥大道理,就是在这乡下生活多年想到的一个道理:真理,只掌握在拳头大的人手中。”
楚天明诧异的三叔,有些不敢肯定这是一个农民说出的道理。
却见三叔赧然一笑,说道:“在乡下,这确实就是道理,那些恶霸因为拳头大,所以说什么也是对的,日子过得很是潇洒,而你大姐,拳头也是大的,所以只要她不愿意,动手揍了几个小子后,全乡下有点见识的男子就再不敢上门来提亲了。”
说到这里,楚天明顺势一问:“三叔,为何我大姐武学天赋如此惊人,可是有什么奇异的经历?”
楚富贵摇了摇头,说道:“她不像你,有圣天认可,赐予你‘承天之佑’,她只是天生神力罢了。”婷阅小说网
听到三叔这么说,楚天明也不好多问,答应了他的请求后,三叔便不再打扰他,出门而去。
有这么一回事,楚天明也没了去学习音律的心思,而是开始认真回顾了下已知的文位晋升方式。
九品儒生,只需要参加县考,获得前十名,便能得到书院赐福,得以开窍,凝聚文塔。而文塔,就是文位强弱的显著特征,文塔共九层,从下至上,每一层文塔都有自己的妙用,储存着文气,蕴养着文宝......
八品正人,则需要儒生正视己身,于胸中蕴养一丝正气,做那正直之人。达到此前提后,再去参加府考,获得前十名后,经过书院赐予文道传承后,得以成就正人文位。
七品君子,则需要正人凝聚一颗文心,而后参加州考,获得前十名后,再经书院赐予传承,成就君子文位。
六品贤人,则需要君子凝聚一颗文胆,而后参加国考,获得前十名后,书院赐予文道传承,成就贤人文位。
五品大儒,则需要贤人开始凝聚一股文意,此文意小可为一国,大可为苍生。而后文意得圣天认可,得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