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明和鲁嫣儿回到了鲁府,没想到一行人没有散,都聚集在这里等着楚天明和鲁嫣儿回来。
“楚小友,你可算是回来了。再要晚一些,我们就得亲自过去救你了。”朱鸿云说道。
楚天明一拱手:“几位这么看重学生,真是让学生受宠若惊,不如我们里面详谈。”
“正有此意,本官已经听嫣儿说了,你有一个天明会,虽然不知道这是具体做什么的,但听着应该是和楚公子你有什么特别的关系,你和我们说说,若是合适我们也愿意加入。”
楚天明一听这么好的事儿,哪有不同意的。
其实天明会当初成立就是为了能够保护楚天明。
但是随着发展,已经不是这样了。
本着会员互惠互利的想法,大家有钱一起挣,有难一起当。下面的人感受到了实惠,长老们和他这个会长也享受到了这些普通会员们为他们带来的好处。
正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天明会在沧浪县的会员们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可观的速度,而在三叔他们的经营下还在不断的上升。
这些人的职业涉及到了各行各业,也正因为如此,《沧浪头条》才永远不缺东家长西家短的各种消息。
不过要不是因为车世忠是天明会长老,恐怕这《沧浪头条》一定开不下去,光是那些想要遮家丑的人就能千方百计的将这笔买卖搞垮了。
而现在,如果有鲁新涛加入天明会,那么只要他保驾护航,《海纳头条》还怕办不成吗?
就算是王家,也不能公然和官府作对吧。
这么想着,楚天明就更有意拉拢鲁新涛了。
还有这个海纳书院的院长温长功,大楚重文,像这种书院一向都是德高望重之地。
若是和书院打好关系,关键时刻那些书院里的莘莘学子,都能帮上大忙。
楚天明知道对付王家没这么容易,毕竟海纳府是王家根基所在,而他要动对方根基,对方能不反抗吗?
既如此,他就要做好长远打算的准备。
尤其是郑有财那边,必须尽快将商会体系完善,只有尽快掌握了海纳府这边的经济大权,才不怕王家发难。
“这天明会当真如此多的好处?”其实这几个人脑子里第一个想法还是派系纷争。
这和左相右相派系并没什么不同。如今两个派系已经够乱了,难道还要再增加一个派系?
似乎看出几人的想法,楚天明道:“我们天明会无关乎朝堂纷争,若是非要问其存在价值,那就是有着一颗利国利民的赤诚之心。大家都以为,学文才是重中之重。可若大家都学文,那谁来农耕谁来经商?又有谁来保家卫国?天明会只是让大楚的经济变得更繁荣,旁的心思就没了。”
几个人面面相觑。
“经商果真有如此大的作用?”作为一个文人,心中自然认为从文才是最终之道。
如今听闻这最让人瞧不上的商人到有撼动国本的能力,着实让在场走仕途的几位有些不信。
“你们不信?正所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若是各位手里没有银钱,如何生活?这银钱哪里来,岂不就是这些商人们做买卖带动起来的?王家在这里权大势大,若是想要掣肘他们,单从势力和靠山我们都输了,你们认为如何能够掣肘对方?”
几人面面相觑,都沉默了。
“但是掌握经济大权之后就不一样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王家势大,可偌大的家业却无金钱支撑,却也是寸步难行的。天明会不谋暴利,只图惠民利民。远的不说,你们只管去查查那沧浪县的情况,便知我说的话是真是假。”
鲁新涛作为知府,自然不会轻易就做出判断,哪怕楚天明有经世之才,他也得谨慎行事。
至于温院长,他也有自己的考量,暂时没有做出决断。
只有知事朱鸿云,竟是当场表态,要加入天明会。
“加入天明会的事情不急,等到人员齐全,我们会开一次集体会议,由会长我和至少两个长老参加并记录会议内容,再通知其他长老,会议内容需所有长老全票通过才能落实。但眼下我需要鲁知府的帮忙。”
“有什么尽管说,本官能力所及之处一定帮忙。”
鲁新涛的表态对楚天明来说是好事儿。
他决定明日就把这郑有财邀请到鲁府,到时候再商议具体针对王家的细节。
“各位都散了吧,今日商议就到此为止。”
温院长和朱鸿云先一步离开。
此二人关系应该不错,相信是要去私下商谈什么。
而鲁新涛也回自己书房,定是要找人核实这天明会到底是何种存在。
楚天明不怕被调查,到怕这些人根本不去求证。
这天明会存在的好处,那可是肉眼可见的。
何况他暗地里还有女皇这一个大靠山。
只要他副本继续打下去,就不怕接触不到这最高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