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言吾卖墨,飞剑取人头,吾甚晒之。实有三剑,一断无明烦恼,二断无明嗔怒,三断无明贪欲。”
安坐崖边,背倚龙头香面朝面向两仪殿安盘膝而坐,自过了武当山的山脚牌坊,逊宁便隐入李北玄身体中不曾出来。
自那一篇剑诀闪过,那古剑便如同常物一般高高悬挂在屋檐飞角上,仿佛什么都不曾出现一样。
“观剑便能学通的话,那世上这些终身练剑之人,岂不是在做无用功?”周蒙老道爷在李北玄身边出声道。
不得不感叹李北玄的气运深厚,刚才那道纯阳剑气即便斩不断那邪祟,也定在李北玄身子上刻下了剑种。
周蒙总领武当山派,而又分松溪派、淮河派、神剑派、轶松派、龙门派、功家南派,又有玄武派、北派太极门等。
了通各家所长自然明白白云观的两位老爷子赶李北玄上武当的目的,若是能学了天遁剑一斩邪魂为好,更是添了一门灵魂的对敌手段!
若是不成,那仅仅是靠着荡魔祖师真武大帝的遗威慑下,也能保证的这小子行炁不至于被邪魂牵引。
想起那块御赐“三教祖师”匾,瞧着李北玄在想想人有南北,而佛性无南北的揭语,那么教虽然分三教,但人的本性不分三教。
人身虽然有分别,但每个人的心性不知道什么是儒释道。老君爷慈悲,开示“随方设教,历劫度人”
道本无名,为化众生,强有其名,教虽然分儒,释,道教……,那人的本性见地会分这么多教嘛?
所以真武爷大慈悲为传法教主,法为道之变也,这个“法”也不分教派,儒家称圣,释家称佛,道号天尊。也是对人心性见地无分别的开示,实为一物,而各有异名,是名“三教祖师”。
北极玄天上帝荡魔天尊。
李北玄没有行炁没有动神,只是浅浅的盯着那剑之上,灵海之中的米粒儿大小的内丹确是自己在动。
自行旋转倒吸着体内前后二经主脉的炁流,开始倒转。
“到底是年轻不怕死。”周蒙老道爷瞧出李北玄提脉法骂道,手里一根银针点在了指尖,只等那炁过凌霄之际,以银针做引,散了这股子剑气。
一边死死盯着李北玄一边自嘲着想着,难道这天遁剑法有生之年不会看见传人了?周蒙也瞧着那古剑心中想着。
一把年纪了,别起贪念啊周蒙自己笑着道,能把风后图悟出来已经是对武当的眷顾了。
各家千百年来的秘技传承不亚于那三十六人悟出的八奇技。或者是,这八奇技也是三十六人从哪里摘出了前人法而后人流失的法子。
就像这风后奇门的法子,烟波钓叟歌开篇便说。
阴阳顺逆妙难穷,二至还归一九宫,若能了达阴阳理,天地都在一掌中。
轩辕黄帝战蚩尤,涿鹿经年苦未休,偶梦天神授符诀,登坛致祭谨虔修。
神龙负图岀洛水,彩凤衔书碧云里,因命风后演成文,遁甲奇门从此始。
一千八十当时制,太公删成七十二,逮于汉代张子房,一十八局为精艺。
自伏羲圣上古奇门法,后至炎黄年间风后演绎一千八十局,又经太公望推演删挪为七十二局,在经汉留侯一改演习一十八局定制。
(看见网上很多人在讨论武侯奇门同风后奇门强弱的关系,其实就我认为而言,不存在奇门法之间的强弱,就好比你学习,你之后推导的东西都是基于前辈的理论以及经验之上的!
你能说你比之前的学家要厉害吗?不能的,但是肯定比他们弱吗?也不能,这个只能是人的强弱而不是理论知识的强弱而已。
从伏羲爷一张洛书河图到风后奇门一千八,再到太公奇门七十二,留侯奇门十八局,诸葛奇门,以至于后面的历代大师的总结简化,在保证都是理解的前人的全部思想后简化的前提,
肯定是比之前容易理解了增大了后辈传承的容易,可是肯定同样也需要更高的悟性才能从中悟出更高的东西这是一种反推,从十八局推到七十二局到一千八。
所以也说明白为什么诸葛家的小辈多少都会几手奇门术,而整个武当就王也一人瞧了风后图没事儿,因为不好传承,传承要求高而已,所以后人才会缩减。
但在缩减的同时,后人也开发了更多帮助运算的工具就好像计算机一样,诸葛家的奇门显像心法就是这种。
我的理解基本上就是这个意思。)
炁行逆转李北玄封闭神庭,本能的喊叫了一声出来!虽然声音不大,那频率仿佛勾引了飞角上的古剑,那剑同时发出一声尖鸣之声。
事出突然,周蒙不敢出手了。这一声喊叫随之引来了云龙等一众武当门人。云龙上前道:“师爷,怎么了?”
“自己看。”周蒙道。“叫他们都回去睡觉!”
屏退众人后,山崖边只剩下李北玄周蒙云龙三人。
李北玄身上砰砰砰的几声响后,随即头上的小揪炸开,头发四散,眼底也渗透出血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