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罕物件。
琳琅满目的东西,存悠的眼睛,蹭的一下亮了,这亮光,让郭后虞都险些吓了一跳,存悠很少有这般喜欢的神情,郭后虞朝存悠看过去,她正一动不动,眼睛不眨的盯着,是一条裹着缧丝嵌宝石酒樽的湛蓝色裹布。
说是裹布,牵强了些,那裹布摸上去很是软和,估计的怕磕坏了上头的宝石,用来垫着的。
存悠将这裹布仔仔细细的摸了摸,看似稀松平常的裹布,实则不然,里头缝了东西,才这么软和,里头缝的什么东西,存悠尚且不知道,这软软的东西,是白叠子。
这一船的物件,只有这一看似搭头的物件,真正入了存悠的眼睛。
好软和,若是知道用什么东西做的,就好了,平时往京城送的瓷器,都是用稻草裹着,但是,稻草不禁用,总有磕了碰了的,若是能将这个东西做出来,郭后虞的商队,往京城运送些瓷器便能减少损失。存悠也能借着往返盛京的机会,捎带着赚些银子。
这里的瓷器,因炭石烧窑,温度高,已经研究出几种新样子,很难得,若能借着新鲜,运到盛京,存悠光是想着,仿佛见到许多银子,朝她飞来。
船舱里头的东西,搬运的汉子们小心翼翼的搬上岸,装好马车,运往刺史府。
存悠终于得了空,问去那个金贵的宝石酒樽,木箱里铺垫的那层,整船只有这一种裹布,是柔和的,存悠问了好几个管事的,才得知,裹布里头,装的木棉。
木棉,存悠倒是听闻过,此物出自外夷,听闻刺史府有人问起木棉,得了赏银的其中一个船工主动上前来,说自己得了一盆白叠子,正是存悠姑娘找的木棉。
这白叠子,本是船工看着新奇,途径外夷时,一时手痒,想着从海外带着东西回来,总不会空手回乡,从路边拔了颗长势不错的花,本以为是个稀罕的花儿,没想到,花儿谢了,长出好几个硬花苞来。
路上,船工好似忘了这花,将它放置一旁角落里。
船一路往回赶,因船长时间在海上飘着,这花无人浇水,倒也耐汗,没枯死,天气凉了,倒是开出白色的絮状花儿来,眼瞅着要枯了,听闻有人问起白叠子,他倒是知道,这个,便将这花送了过来。
这花送了来,可高兴坏了存悠,当即便让人去寻花匠,看看这白叠子,可能培育出来。
从码头回来,天色早就暗了下来,存悠盘了一遍货物,记录在册子上,郭后虞直接去了库房,挑东西。Xιèωèи.CoM
象牙的东西,各种雕刻物件,郭后虞不怎么感兴趣,倒是其中,有一个犀牛脚杯,听闻用此饮水,可解百病,郭后虞将这个犀角杯单独拿了出来,这个,他是给存悠留的,存悠身体不怎么好,小毛病不断,给她留着这个。
整理船舱的东西,郭后虞看了看册子,里头能快速变成现银的,要数一匣子宝石,其中,红色宝石最受欢捧,这宝石,需尽快送往盛京,盛京百年世家多聚集,更能换个好价钱,只是,一来一回,要二十日,这二十日,他府上的银子,可能周转?
郭后虞叫来存悠,问她府中现银,可能撑上几日?存悠仔细想了想,近十日内,没有大的人情往来,便回道,“最多撑上十日。”
郭后虞命常随亲自带着,送往盛京。这一匣子宝石,虽然贵重,但是带着轻便,不怎么打眼,路上遇到劫匪的可能性小。第二队人,船从夷界运来了很多燕窝,那里气候湿润,十分适合白燕做窝。海船带了不少,这燕窝,只往盛京送一半,其他的,改道去山东,那里讲究吃食的人家,可不比盛京少。
第三队人,带着不少稀有玩意儿,去了盛京。
郭后虞也担心,自己押着全幅身价,遇到劫匪,才分三队人出发,陆陆续续往盛京而去。第三队人马,带着几样金器,外夷的金器,比盛京用的奢华,样子比较盛京金店的样子,改动大的多,物以稀为贵,这头一波,郭后虞定要赚!
常随十几人骑马去盛京,只用了七日功夫,到了盛京,一行人都是年轻人,骑马自然快,因十几个人轻装简行,路上自然没有遇到劫匪。
到了盛京,常随按照郭后虞吩咐,先去了二皇子府上,之后,将宝石用了市价七成给了二皇子名下的首饰铺子。
一匣子宝石,共计两万六千两,其中,一块鸡血石最为罕见,原石拳头大小,若是公候府之类的勋爵之家,做陪嫁首饰,无论婆家还是娘家,均能增色不少呢!
二皇子亲自见了常随,听常随说,郭后虞在济州遇到一个出海的富商,从富商手中,用了一万一千两,买下这块鸡血石,连同其他几块宝石,一共花了三万两银子。
二皇子对宝石,研究不深,当即命人请了首饰铺子管事来掌眼,果真,宝石铺子管事仔细看过后,悄悄跟二皇子点头,倒是物有所值。
二皇子手头因养病,并不宽裕,但是,苏国公府中,半年后要娶新妇了,眼下正是下定的时候,他吩咐首饰掌柜,亲自带着宝石上门,还带着十几张首饰图,让苏国公夫人挑选,这,上赶着的买卖,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