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安城,巴阜郡内一座小型城池,距离封星郡的黄恒城不算远。
在原来的向旻没启程前往星武宗时,他曾经来过成安城不止一次,那时他父亲还在,身边有护卫和仆人,生活过的有滋有味。
城门口,他一身常服,牵着马朝城内走去。
人和马都要缴入城费,人1文,马直接翻了十倍,需要缴纳10文,这里指的是10文铜币,一贯铜币也就是1000文才等同于一两银子。
对他来说不值得一提。
“这座县城还是这个样子,几乎没什么变化。”
县城管辖方圆数十里,来往的人自然不少,向旻牵着马随着人群一路向前,望着周围和几年前没有多大变化的街道,各种记忆浮现在心头。
某一巷内有一家面馆,吃面的人不少,占据了小半边巷子口。
“老板,来一碗面,要最大碗的。”他牵着马走到所有桌凳后方,将云锥的缰绳系在墙壁的木梢上,张口要了一碗面。
“公子,要辣椒吗?”
“少放点。”
“您的面来了,请慢用。”
不一会,他要的宽面就送上来了,里面有油渣、蔬菜、辣椒粉,看着可口,吃着也可口,果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向旻随即又要了一碗。
这时,有一个蓬头垢面的小子正偷偷摸向踏云驹。
“嘿小子,劝你最好别靠近。”巷内有一中年人刚好走过来,一把叫住他。
“别多管闲事,否则我和我兄弟一起揍你。”蓬头垢面的小子铁色一僵,被人道破也不慌,反而面露凶相威胁起来。
中年人好笑地看着他,说道:“知道这是什么马?千里良驹,马中将王,岂会被人一瘦巴巴的小子欺负,好心提醒你一句,否则一大早你被踢死也晦气不是。”
“哼。”
闻言,蓬头垢面的小子后退半步,警惕地盯着踏云驹,踌躇数秒放弃了自己的动作,瞪中年人一眼才离开。
这么大动静,向旻自然留意到。
中年人向他示意一下,说道:“让小兄弟见笑,成安城的风貌就是被这些坏小子败坏了。”
向旻听出他的言外之意,略有诧异道:“先生怎么知道我是外地来的武者?”
中年人道:“巴阜郡的武者喜欢用剑,有长剑、短剑、阔剑、细剑、扶柳剑等,对棍棒一向嗤之以鼻,而封星郡的武者擅用棍棒,当祁郡多用刀,这在南林州谁不知道。”
南林州一共有五个郡,其中有三个郡和苍虎丛岭接壤,分别是巴阜郡、封星郡、当祁郡,一郡一宗,造就了三个一流宗门,剩下的两个郡才真正处于大炎王朝统治。
正如中年人所言,巴阜郡的九剑阁喜欢用剑,封星郡的星武宗擅用棍棒,当祁郡的烈拳门在外使用的兵器通常是刀。
“星武宗彭谦。”
“风信斋边昆,我的店就在巷子内,小兄弟若有需要我们出力的地方,还请不要客气。”
“好说。”
向旻知晓风信斋,不过眼下不是谈正事的地方,吃面要紧。
边昆也是来吃面的,坐到另一桌。
付了面钱,向旻牵着踏云驹在城里几条街道走了走,逛了一圈后又回到吃面的巷子内,沿着巷子缓缓往内走,他在墙角看到一个标记,标记整体像一个沙漏形状。
按照标记指示,他拐到另一更小的巷子,往前一段距离,眼前出现一家没有招牌的店铺,但门上有一个放大的沙漏标记,弄的神神秘秘。
“云锥,你自己留在外面,被人欺负可要哼声。”
他向踏云驹吩咐一句,也没管它能否听懂,走进这家没招牌的店铺。
边昆就在柜台后:“小友放心,我边某人在附近尚有三分颜面,不会有人在我店门口动你的千里驹。”
向旻不客气地说道:“边掌柜,我就不废话了,向你打听一些消息。”
边昆当然不会有意见,因为风信斋本来就是一个贩卖消息的帮会,号称是在每一座城都有一个堂口,知道神州大地上的所有消息。
《宗门秘录》上有描述,风信斋是一个松散的帮会,喜欢吸纳本地武者成为他们的一员,然后在本地建立堂口,用一种特别培养的信鸽互通消息,消息传递一向迅速。
在向旻看来,风信斋采取的就是加盟的形式,所以才发展那么迅速,做到了在每一座城都有一个堂口,至于知道所有消息谁都明白不可能实现。
边昆拿出一个精致的琉璃沙漏,将沙漏倒转过来,任由细砂缓缓流动起来。
“不着急,慢慢说。”
按时计费的买卖,你让我慢慢说。
向旻差点翻了一个白眼,他问道:“我就想问问最近半年成安城有没有发生什么大事?比如有妖兽扰民,或者比较怪异的事情。”
边昆脸色郑重,回答:“当然有,最大的事情是成安城郭县令中毒了,拖了三个月不治身亡,不久前新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