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大门,曾铖直接向军部走去。从中州开赴各地的军兵都是要先集合的,普通士兵是直接到西城校场,而军官,将领则不同。
他们是先前往军部报道,然后在跟随主官一同到校场点兵。曾铖对率领士兵没有什么兴趣,他在意的只是提升自己的实力,然后早日归来。
可是没办法,程序就是这样,也由不得曾铖来做主。军部距离曾铖居住的地方并不远,曾铖步行一阵子就到了。
又拐过了一个弯,曾铖就看到了一堵高高的围墙,下面开了几个门以供出入,门口站满了士兵。
就是这里了。
围墙里面的巨大的区域,几乎将整个楚国的重要部门都囊括在内,所以这里的过往盘查十分的严密。曾铖出示了军部下达文书之后,才由专人带领,前往军部。
走在路上,到处都可以看到巡逻的禁卫军。这里的安全与秩序也是由禁卫军负责的,禁卫军的精锐程度,曾铖早就深深的领会过。尤其是信阳一战,禁卫军的战力强悍和军纪严明给曾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这还只是摆在明处的保卫力量,暗中不知道还有多少高手在时时刻刻的注意着这片区域。曾铖一路行来,光是感受到的各种探查就有不下七八次。其中有些人的实力根本就不是现在的曾铖能够抵挡的。
步行了大概几分钟的样子,曾铖就来到了军部的大门之前。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门口两尊巨大的石像,这两个石像刻画的是两个横刀立马的将军。曾铖曾经听说过,这两座石像是当年楚国的开国十二将其中的两位。
顺着大门往里走,每走一段,就会出现几个和门口相似的巨大石像。这些石像有的挥舞着战刀,有的放声长啸,有的举着酒囊狂饮,每一个都是豪气冲天。曾铖一路行来,加上门口的一对,一共路过了六对石像,刚好聚齐十二个人。
曾铖在士兵的带领下,一路向里面走去,他注意到,军部无论是装饰,还是各种东西的摆放都充满了一种军人特有的粗犷气息。
一路边走边看,曾铖最后不由的感叹道,“真大。”军部的范围之大超出了曾铖的想象。
军部掌控全国兵马大权,下辖众多部门,其中包括了指挥部,军情处,预备役,征兵处,后勤处等等十多个部门。
曾铖此次就是要去指挥处,要先在指挥部盖好军印,手上的文书才会正式生效。领路的兵卒直接将曾铖带到了指挥部的门口,才对曾铖说道:“就是这里了,你进去吧!”然后对曾铖敬了一个军礼,就转身离去。
看着远去的士兵,曾铖的脸上抹过了一丝尴尬。刚才这士兵向他行军礼,曾铖习惯性的想还一礼,但是手举起来之后才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楚国的军礼是什么样子的。只能尴尬的将手放在头上,那姿势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进了门,曾铖还在暗自埋怨自己,“学了法师礼,怎么就把军礼给忘记了呢?搞得现在出这么一个丑。”左右打量了一下,曾铖才发现这里和外面的不同。
相比军部其他部门的粗犷,这里却有了一种文人特有的气息。可能是指挥部的文人比较多吧,这些指挥人才,很多都是文人出身。有的甚至没有丝毫武艺,但是那些实力高强的将军却不敢小觑他们。
每年不知道有多少命令和部署是从这个地方下达出去的,对楚国的局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楚国能够在这个四战之地站稳脚跟,并且打下如此大的疆域,还伫立了将近三千年,这些人可谓是功不可没!
将手中的令函交给一个负责接待的文书,这人拿起文书仔细的看了一会。又打量了曾铖几眼,将曾铖文书盖上军印,然后又告诉曾铖先在里面等候。
“就是这里了!”曾铖站在一个房间的门口仔细打量着,按照刚才外面那个文书的指点,去燕云的军官都在这个房间里。
轻轻推开房门,曾铖才惊讶的发现,这个房间里居然只有一个人!
左右打量了一下,曾铖才向这里面唯一的一个人走去。这人坐在中间的一个椅子上,抱着一本书看的很认真。曾铖走到近前,“这位兄台。”
曾铖一开口,这人立刻就将头抬了起来,惊讶的注视着曾铖。
“不知这里怎么只有我们两个人?”曾铖看着这个奇怪的人,然后问道。
可那人没有理会曾铖的问题,居然坐在那里沉思起来。曾铖讨了个没趣,随即准备转身离去,暗自腹诽道:“真是个怪人!”
可是刚走几步,就听到坐在椅子上的那人开口了,“怎么,我都按照你们的安排到燕云去了,你们还不放心?还派人随身监视,太看得起我了吧。”这人的口气充满了不屑和讥讽。
曾铖被他莫名其妙的话弄得一愣,然后才反应过来,“你脑子有问题吗?我只是问一下怎么只有我们两个人,不想说就算了,哪来这么多废话!”
听曾铖这么说,那人又猛地将头抬了起来,仔细的打量起曾铖来。曾铖被他的眼神弄的一阵发毛,暗骂了一声,“神经!”就向房子的另一头走去。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