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是谁(第1页)
“爹,你回来了!”仲春和暖春都站了起来,看着门口进来的李齐忠半弓着身子问好。 “今天怎么样?还是原料不够吗?”看着相公嘴角的水泡,乔氏的眼里也没有了刚刚和儿女说笑的笑意了,换上了满满的担心。 李家虽然也有了钱,可是规矩还是没有那些真正的有钱人那么大。所以对于女儿和儿子的笑闹,李齐忠并没有在意,反倒还觉得开心。 金玲带着手下的丫鬟们开始陆续的上菜了。 可惜,暖春并没有满足他的要求,倒是看着他嘴角的水泡说:“爹,你问过四方客栈吗?” 家里人都知道李齐忠为什么上火,为什么起水泡。可是他们都帮不上,也没办法。而暖春虽然聪明,虽然能干,可是她一直都很忙,也就只有晚饭的时候才能和一家人一起吃顿饭。平时白天各自忙各自的,也很难见上一面的。昨晚,她就看着爹爹嘴角的泡沉思,莫不是她想到了什么好方法? 暖春虽然很受用这样的眼神,可是也心疼父亲的心焦。所以忙说:“可以让四方客栈从别处帮我们采购原料呀?猪肉可以少些,倒是肠衣必须多多的,而肠衣也好处理,只要洗干净了,用盐腌制起来就好了。这样方便运输,也方便储存。” 看着爹爹的表情,暖春就知道他在纠结什么问题。笑着说:“我们不怕人知道肠衣是香肠的原料,就算是他们知道又怎么样?他们就算是知道把肉放进去又怎么样?不是谁都能做出香肠的。” 乔氏和仲春见问题解决了,也跟着笑了,倒是暖春还是那个样子,似乎这只是个小问题,她根本就没有在意一样。却不知,她昨晚看见爹爹嘴角的泡那个心疼和焦急。可惜当时没有想出这个方法,不是没想出在外地购买,而是储存的方法。前世她总是在外面跑,所以对于这些个常识问题,她可不擅长。好在今天吃起王奶奶做的酱菜,才想起了腌制的事,总算是想到了方法为父亲解忧了。 “爹,我们尝试了很多遍,怎么都弄不好那个香肠。”黄思恒正在和自己爹爹汇报自己遇到的难题。 不是肉把肠衣给撑破了,就是肠衣的味道过重,再就是香肠的味道不对。总之他们买了很多原料,也聘了几个厨子,可是这个香肠总是没有李家的味道。为此他们花费了很多银子,还牵涉了很多经历。甚至还致使永平城的肠衣和猪肉价格高涨,让家里的秦氏和他们抱怨肉都要吃不起了。 “我也看到了,虽然看着比平时的马车宽敞了些,可也不至于让李家投入那么多本钱去干这个呀?我想一定有什么原因。”黄思恒也不想再谈香肠的问题了,所以乐的爹爹转移了话题。 他当时正忙着别的事情也没有在意这个,只是因为是李家的没有扔掉,顺手放到了衣袖里,回来后也就忘了这一茬了。 听了儿子的话,黄汉文很是意外。拿过儿子手里的单子,仔细的看了起来。只见纸上写着一些吉祥话,最主要的写着李记车行的车辆优点。不说车子的内部被做的更舒服,更宽敞,就是他们说的底部和外皮都用了薄铁板,让车子的安全性更得到了保障,就这一点对他们这些经常在外面走的人也是巨大的**。当然了,想要驾驭这样的马车,不是一辆马屁可以驾驭得了的。也就是说,这些车子的买主需要是有钱的人,而它的价格也却是对得起这些有钱人。每辆定价以百两银子起价,有特殊要求还可以加上,当然了,那么价钱也就要更高些了。 那么是谁呢?李家什么时候有了这么一个厉害的人物了?没听说李家有什么人来呀?当然了除了暖春的那个师傅,可是那是个教授学业和药理的师傅,能有这样的想法?而且还大公无私的告诉了李家?显然也是不现实的,那么就一定是李家了,那么是谁有这样的点子呢?要是她继续有这样的点子,李家恐怕今后就不止这一个两个铺子了。那样自己家岂不是要被他家给甩到后面?那是自己不能容忍的事情,所以一定要搞清楚这些点子是谁想的。 他们父子还没有放弃往李家送人,当然不再是原来的那些人了,为此他们家可是大出血了,买进了很多仆人,而且还是私下里的。然后不合格的,或者被李家照面却没后买进的,他们又卖出去了。虽然不至于赔钱,可是牵涉的经历实在是有些多了。 说到这个,黄汉文的脸色就很难看。他跟着李家研究香肠,赔钱。他跟着李家买人,瞎折腾。他真的不知道自己还要怎么被李家打击了,所以他迫切的要知道李家究竟是谁想了这些点子。自己又怎么从李家得到这个人,或者自己去哪里也寻一个这样的人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