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饭的时候,张修录看着在外面鱼塘边自己喝着茅台啃压缩干粮的首长,起哄般喃喃地说到“今天一大早我让犯人们喂饱了鱼,害得老头钓不上来啦”,在厨房帮厨打扫卫生的孙平伟听闻后,走到张修录身边说到“班长,我会弄鱼食,你跟着我去拿吧”“是吗!那好呀”张修录跟着老孙回到饲养场。等着老孙用各种饲料调整和好了鱼饵攥在手里临走的时候,老孙语重心长地嘱咐着“再不上鱼就回来拿新的,你得让他钓上来,一定记住,要打发首长高兴!你小子会有出息的”“好唻”不等说完,张修录一溜烟地就跑到了山坡下的鱼塘。看着急匆匆飞奔而来的张修录,赵千月司令员提醒着“慢一点,小伙子,小心脚下地滑”“首长,给,做好的鱼饵,这个保证能上鱼”“呵呵是吗?那咱试试”拉上钩来的赵千月让张修录把新鱼饵挂上,还没等给第五根鱼竿挂完饵,张修录看着那四根杆的浮标都在晃动,兴奋地喊到“快快,上钩了,上钩了”,老少爷俩手忙脚乱地抓杆拉鱼一阵忙活,不同于喂养饲料的鱼饵果然起了作用,不一会赵千月旁边的水桶里就蹦满了鱼。大有收获的赵副司令高兴地哼起了家乡小调,张修录听着这熟悉的沂蒙腔调也跟着哼唱着,赵千月就用家乡话问到“小子,你也是东州人?”“是的,首长,你也是吧,听着你口音变了不少呀,是海边那里的吧”赵千月抬头望望了遥远的故乡方向,娓娓地叹息着“老了嗷!该回家了”。
从此张修录到了周末看到赵千月来钓鱼的时候,就主动帮忙弄鱼饵,爷俩个从此相谈甚欢。张修录从历经战争的赵千月那里知道了更多的军事故事和知识,还学会了下象棋,垂钓期间俩人都杀上几盘,迷恋上象棋的张修录天天缠着赵千月指导几招。“厮杀”了一天的两人午饭都是犯人给打好了,端到鱼塘坝上吃的,屡战屡败的张修录不死心,非得想赢了赵千月,弄得赵千月只嘟囔“不下了,不下了,耽误钓鱼了,今天是老太婆的生日,还在家等着吃鱼呢”,张修录喊着“那好,等一等”自己转身去拿来渔网,照着池塘撒了一把鱼饵,接着就撒网拉了一网活蹦乱跳的鲜鱼上来,张修录把网里的鱼抖索出来,招呼着刚赶来接首长的驾驶员和警卫员“快装进桶里,呵呵够了吧这多省事呀!再下最后一盘这总可以了吧?”无奈的赵副司令只能坐下,又和缠着他的小战士张修录开了一盘,弄得警卫员和司机也无奈的在旁静候着。
每每到周末的那天,张修录就打扫好鱼塘堤坝卫生,让老孙活好鱼饵,摆好象棋,烧好开水,静候赵千月地到来,弄得赵千月如果有事不来,还让秘书特意给农场的张修录打电话“请假”呢!张修录也是一周看不到老赵就魂不守舍的,被老赵的棋艺熏陶的他也是打遍全农场无对手了。等到秋天收获的季节时候,多日不见的赵千月出现在农场,从言谈中得知张修录喜欢军事战争的故事,赵千月收集了很多的书籍,装到大木箱里带到了农场送给了他。按照惯例爷两个摆好鱼竿就展开了棋艺大厮杀,看着有进步的张修录,赵千月夸赞着“你小子又有进步了!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下了三盘张修录只赢了一局过后,心不在焉的赵千月就拉起鱼竿收拾起来,“咋了首长?不钓了?我再给你捞一网吧”赵千月仔细缠绕着鱼线慢条斯理地说到“不钓了,该走了,你小子学个车吧,会个技术将来用得着”,张修录看着今天语重心长的老乡首长,悻悻地小声嘟囔回答着“早就想,不让去呢!”。
赵千月挥手示意在远处等待着,今天没有立即返回的一米九高的司机张新过来收拾行包。自己起身对着张修录拍拍肩膀、嘱咐般地说到“知道上进就是好同志呀!好好干吧,会有机会的,今天下午还要赶飞机,走了!”张修录只好帮忙收拾着渔具装上汽车,挥手送别了赵千月副司令员。
即日下午,张修录就接到司令员秘书米一粟的电话“首长要去北京国防大学进修,要你在家好好表现”,接到电话的张修录才明白,感情这个老小子今天上午来这里是特意来给自己道别的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