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富两个儿子,一个闺女。刚满十九岁的大儿子修录刚高考落榜在家闲逛,此娃长得膀大腰圆、浓眉大眼、虎头虎脑的,刚十八岁时候就窜到一米八多的个子,看样又要添个好的壮劳力,村里的大人们都羡慕的不得了。自从高考过后闲敷在家的张修录,都是和同学们天天泡在一起畅想、展望未来。当去公社集市上看了几次严打抓获的各类犯罪分子游街批斗大会,就吵吵着和同学们一起去当兵,因为他们看到荷枪实弹押送犯罪分子,威风凛凛的武装人员羡慕的不得了。在骑着自己父亲的破金鹿牌大梁自行车回家的路上,大家还在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半自动步枪的刺刀是怎么折叠到枪管下面的,还有那一声绿军装的帽徽怎么不是红五星?竟然是圆圆的国徽章***抱着诸多的不解,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回到家。张修录到家就打开他爹刚买的11吋的上海“凯歌”牌黑白电视机,仔细观看着里面滚动播出的自卫反击战的各种纪录片,慢慢揣摩对比其中的不同之处,再对照着字里行间的新闻报道,搞明白了国家要搞经济建设,准备组建保障内部安全的武装警察部队,雏形就是陆军部队的分支而来,服装和武器装备都是一线作战部队的淘汰下来的,唯一不同的是帽徽是圆形的小警徽。不上学的几个同学见面就是讨论着这样的武器装备。
等到了秋后大喇叭一广播征兵开始地通知吆喝,大家都相约着找到大队书记王纪恒开了介绍信,去公社武装部报名参加体检了,经过层层筛查后全村十几个青少年只有两名符合条件的,一个就是信心爆棚的张修录还有一个是村西头的杜红军。当张修录高高兴兴地回到家报告给父母的时候,反而被父亲张学富训斥了一顿,责怪这么大的事怎么不先告诉大人一声:“你这个孩子就是任性冒失,都二十的大人了做事还不稳当,咱家你不放在心上,还有南头呢”!张学富嘴里说的南头是指在去年托媒人给孩子找的媳妇,“谁让你们给找的媳妇!”张修录低声抗争着,张学富大声喝诉着:“不知好歹的玩艺!谁家这么大的孩子不找媳妇,再不找就没有好的了”“你怎么知道没有好的,多的是”叛逆期还没结束的修录继续反驳着,“能的你!电影演员多的是,你去找呀!”张家爷俩你一言我一语吵吵后就陷入了沉默。“孩子大了有主见了,让他去吧,锻炼几年回来再结婚也晚不了呀”慈爱的母亲在一边给儿子辩解着,接着给修录使个眼色说到:“桌子上有你爹给你准备的钱,去代销铺(农村商店)买点烟酒、点心,晚上去你老丈人家说一声吧”被泼了一头凉水的张修录急忙抓起钱来转身迈出屋去了。
等晚上提着大包小包来到村子南头未来的老丈人李老师家,张修录小心翼翼地把通过参军体检情况通报了,丈母娘就张罗着留住吃晚饭,还在碗底比别人多做了两个荷包蛋给修路吃,一直没有表态的未来老丈人,在修录起身告辞要走时候喃喃地道来“古语说的好呀,好铁不砸钉,好男不当兵呀!”“说啥呢爹!好男儿还志在四方呢”未婚妻李慧玲瞪着杏眼,嘟囔反驳着自己父亲而呵护尾随着张修录送出了大门外。
等着一身戎装的部队征兵军官家访后,入伍通知书随后就下达到了张修录家,昨天去公社武装部领回新军装的张修录一夜未眠,早早地穿上翠绿的军装等到天一亮就放响了鞭炮,张家大人、小孩站满了院子,大家簇拥着背着军被叠成背包的修录来到了村头的大桥头,等翘首盼望的汽车来到后,张修录挥手告别的时候懵然发现人群中的母亲眼里竟然含着泪光,自己心里不免一紧,汽车一开动,站在人群前面的李慧玲,急促迈前了几步欲言又止羞涩地站定住了。
公社大院里到处红旗招展、彩旗飘飘。虽然全国到处洋溢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说直白了就是打破以前的集体大锅饭、农村分田到户实行责任制,所以传承社会主义农业大国的人民合作社制度就成了淘汰品,但是人民群众看着这换汤不换药的公社,改称为办事处或者人民镇政府还不习惯呢!因为群众办事的地方和人员都没有改变,还是觉得称谓一直权威高大的公社,他们那些怀旧恋权的干部才高兴。张修录还没有进到大院里,就闻听里面锣鼓喧天的热闹,比他来的早的都戴上了大红花在列队集合,张修录心立马急到嗓子眼里,大步流星地奔到报到处桌子前,递上在手里攥出汗来的入伍通知书,武装部副部长范中建查验好了后挥手说“去后面排队上车”。等大家排好队伍足足等了一个时辰后,才从外面开来几辆车厢板上挂着“参军光荣”大横幅的解放牌大卡车,院子里一阵躁动,大家手忙脚乱地装上行礼登上卡车,又过了许久,等姗姗来迟的公社书记郝法师宣布出发后,车队才浩浩荡荡地驶向了县城,飕飕的寒风吹拂着车厢里的年轻人,大家穿着新军装棉袄竟然没有觉到冷,个个脸上洋溢着兴奋劲。在行驶的车上从公社干部参军子弟那里打听到公社的这批兵分四种:一是去广西老山前线守猫耳洞的步兵,二是去沿海地区高炮部队的炮兵,三是去新疆马兰国防科工委基地也就是二炮的导弹兵,还有极少部分是去南方省城中州军区政治部招募的机关兵。张修录在一旁看着津津有味炫耀着小道消息,几个去混从军资历的吃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