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司、纪灵?”刘辩稍微的一愣,对典司,刘辩并没有一丝的了解,但对于纪灵。刘辩依稀的记得,纪灵是袁术手下头号大将,虽然在三国时候的戏份不多,只是简单的出场。但能够在三国之中留下名讳的人,想来也应该有着一定的本事。
“如此那可真是太好了!文远,那就麻烦你了。如果这两位将军能够投靠与我的话,文远不妨直接让两人去你招募乡勇之处,以后一并留待大用!”刘辩抚掌而笑,神情兴奋的对张辽说道。
“是……!张辽遵命!”张辽能够为两位好友寻得一个好的出身,他也欣喜不已,现在事情已经基本完工,张辽就已经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抱拳对刘辩说道:“如此,时间紧迫,张辽就要立刻起身前往颍川、汝南之地,早日完成殿下的任务,张辽也好早日从新回到殿下身前。”
刘辩满意的点了点头,对于今日收服张辽的一行,他的目的已经圆满的达成,更加欣喜的是,居然还能够从张辽的处听闻到典司与纪灵的消息。如此,已经超出了刘辩的期望。
“那好吧!文远请多加小心。如果我所料不错的,不出二三年,你我就能够在洛阳从新相见!”刘辩含笑轻应一声。随即向荀攸看去:“公达,从今日之后,联络文远的事情就有你来负责吧!”
“是,臣下遵命!”
“是,张辽遵命!”
张辽和荀攸各自恭敬的答应了下来。
刘辩轻笑了一声,也就不再多说什么,转身携带这荀彧就向皇宫而去,而荀攸,则留下来,和张辽又详细的谈论了许久,将一切该准备的事情都详细的细说之后,荀攸才满意的离开望月阁。
第七十二章 黄巾爆发
汉灵帝中平元年二月,刘辩派遣往颍川、冀州寻找黄巾起义首领张角的刘辰,在冀州广宗寻找到张角等人。随即将起义泄密,颍川大方魁首马元义在洛阳被大将军何进车裂,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人被灵帝派遣何进抄家灭族之事告知给张角等人。
而张角随即在当夜派遣快马通知天下诸方首领。约定立刻起义。随即天下太平道子弟都头裹黄巾而起。而张角其人则在巨鹿率先起义,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则称“地公将军”,张梁则成“人公将军”。
张角太平道之下,约有数十万人,在起义以前,张角就将天下诸多州郡的太平道弟子分为大小三十六方。各方设立渠帅进行统属。在张角率先在巨鹿起义之后。青、徐、幽、冀、荆、杨、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
而伴随着起义军的势力的扩大,起义军渐渐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为张角三兄弟所领导的黄巾军主力,波才、彭脱所领导的东方黄巾军和张曼成领导的南方黄巾军,这三部分起义军分别和东汉官军鏖战于河北地区、颍川地区、宛城地区、兖州。
黄巾起义军在兴起之后,沿途劫掠州郡、焚烧官府、没收豪族财物,许多地方官吏闻风逃窜。不到十天时间,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京师为之震动。
伴随这起义军势力的扩大,灵帝下诏敕令各州郡修理攻守,简练器械,自函谷、大谷、广城、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等恭维洛阳诸关,并置都尉防护。并召急群臣会议。
首先灵帝派外戚何进为大将军,统率左右羽林军,负责保卫京师;又在洛阳之外的重要关口,设重兵加强防守。同时任命卢植为北中郎将,率领北军五校尉和地方官兵入冀州,围剿驻守在巨鹿、广宗一线的张角等黄巾军主力。
同时任命左中郎将皇甫嵩与右中郎将朱隽率领马步军四万与人进军颍川,围剿控制着颍川、陈留。汝南。陈国等黄巾军南方主力彭托、波才一部。
……………………
“殿下,子寿来消息了!”
一声满是喜悦的低呼之声突然自刘辩的偏殿门外响起。而与此同时,荀彧的人影也自偏殿的一侧闪了出啦。
此时的刘辩正端坐在云床之上,饶有趣味的看着一本古朴的孙子兵法。
“哦……!子寿来消息了。好、好。太好了。文若快些将子寿的消息说出来!”刘辩一惊,挥手放下手中的兵书,也没有去管脚上并没有穿着鞋,就神情焦急的翻下云床,向着荀彧走去。
看着刘辩这焦急的神情,荀彧也很是理解的一笑,可以说,荀彧刚刚看到刘辰传回来消息的时候,并不比现在刘辩的神情镇定多少,毕竟。根据他和刘辩等人商量的计策,刘辰在黄巾军之中所处地位的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他们以后所有行动。或许应该说是,刘辰如果能否打进张角的权利核心,是刘辩所有后续动作的直接基础。
“殿下。你是不是该先上坐?”骤然听到如此好消息,荀彧也不再保持那旷古不变的沉稳,而是轻笑着调笑起刘辩来。毕竟虽然此时的刘辩年岁还小,但那份沉稳与镇定,即使是荀彧自己,有时也会觉得可怕。
“呃……!”
刘辩一愣,随即才发现自己的举止有些失态,只见其尴尬的一笑。也不理会荀彧的打趣,走到荀彧身侧。挥手将荀彧手中的竹筒抢到手中。
撕开竹筒的封签。一方素色的锦帕就落到刘辩的手中,刘辩神情一喜,也不顾现在窘迫的举止,直接就当着荀彧的面将锦帕展开。
“殿下,子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