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打探(第1页)
28.打探 “哪你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你这段时间没来,一来就说要退学?” “赵小玲,你主意真大,胆子也够大,到县城来谋生,怎么谋生?”同学们对赵小玲家遭到的事情很震惊很同情,但是对赵小玲的决定也不敢认同。 “找工作?哪那么容易的事情?做生意?你不怕被割资本主义的尾巴吗?” “对,现在国家放开政策,可以买卖了。” 她一个无权无势无背景的山里孩子,要在县城找一份工作,那是痴人说梦,而做生意,那个年代做这些生意,是一件不入流的事情,和不务正业差不多。 支持赵小玲的只有李青。 不知道的,觉得李青作为赵小玲的好朋友,是最了解她的人,说这话是理解她,支持她,只有赵小玲明白,她就是希望赵小玲放弃学业去折腾,现实生活那么残酷,她不相信赵小玲能够折腾出什么浪花来,她等着看她的笑话呢! 同学们见赵小玲去意己决,只能祝福她心想事成。 赵小玲去学校食堂买了两个馒头吃了,就往学校外走去。 三十年后,整个县城的街道都焕然一新,大多数的房子都被拆迁,低矮破旧的民房都都盖起了四层以上的楼房。 这时候国家刚刚放开买卖,这种小县城的人还没有做生意的意识。 除了这些,就还有一个农产品交易市场,一个电影院热闹一点。 再过两年,国家大力提倡改革开放,做生意的人多了起来,街道上才会热闹起来。 赵小玲一个人慢悠悠的在街道上走着,这时候买卖房子大多是通过熟人口口相传,因为买卖的人少,不像后世那样各种各样的中介公司满大街都是,再次,也有在门口贴着出售的告示。 她向赵小玲走过来,只顾打量房子的赵小玲差一点撞到了她。吓了赵小玲一跳。 “你是谁?是干什么的?在这里鬼鬼祟祟的干嘛?”大妈严肃脸。 赵小玲看看四周,这时候的人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种田的也正在田里忙着,她这样在别人家门中转悠打探的人,是有些不同寻常,大妈是把她看成了不怀好意的人了。 于大妈脸上紧绷的肌肉缓和了一些,她上下打量着赵小玲。 “对,我之前在一中读书,家里困难,供我上学很吃力,所以我只能去上班了。” “我是孤儿,唯一的亲人奶奶也不是亲奶奶,是她收养了我,所以政府照顾我,让我去钢铁厂上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