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笄,发簪。后因称女子年满十五为及笄。弄玉,人名。相传为春秋秦穆公女,嫁善吹箫之萧史,日就萧史学箫作凤鸣,穆公为作凤台以居之。后夫妻乘凤飞天仙去。事见汉刘向《列仙传》。
[12]宜其家人:《诗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宜其家人。”朱熹集传:“宜者,和顺之意。室者,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
[13]四德三从:“三从”,旧礼教认为妇女应该做到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谓之“三从”。《仪礼丧服》:“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封建礼教指妇女应有的四种德行。《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郑玄注:“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枲。”
[14]端的:到底;究竟。
[15]灵根:神木的根。这里指槐树的根。
[16]小可:犹小小。引申为细小、低微、寻常、轻易等意。
[17]气化:指阴阳之气的变化。阴阳之气化生万物。
[18]“下国”句:下国,诸侯国。寡小君,古代对别国人谦称本国国君的夫人。《仪礼聘礼》:“君以社稷故,在寡小君。”《论语季氏》:“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
[19]阴教:女子的教化。语本《周礼天官内宰》:“以阴礼教六宫,以阴礼教九嫔。”
[20]“齐眉至尊”句:齐眉,犹言举案齐眉。谓夫妻相敬如宾。至尊,至高无上的地位。多指君、后之位。
[21]三贞七烈:旧时形容妇女重视贞节,宁死不改嫁,不失身。三、七,极言其甚。亦称“三贞九烈”、“三贞七烈”。
[22]窈窕;深远貌;秘奥貌。
[23]丰茸:草木丰盛茂密貌。
[24]庭训:《论语季氏》记孔子在庭,其子伯鱼趋而过之,孔子教以学《诗》、《礼》。后因称父教为庭训。
[25]贴:戏剧脚色名,即贴旦。指同一剧中扮演次要角色的旦角。
[26]则个:语气助词,表示委婉或商量、解释的语气。
[27]懿旨:古用以称皇后、皇太后或皇妃、公主等的命令。亦用为贵显人家长辈妇人命令的敬称。
[28]“龙类”句:意即龙女能够嫁到人间,则蚁女也可以嫁到人间。神话传说,秀才张羽同龙女相约为夫妇,后受阻,张羽得宝物,煮沸大海,制服龙王,才得以成婚。
[29]“蝶梦”句:《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后因以“蝶梦”喻迷离惝恍的梦境。这里意即不必将人招来,只有在睡梦中把他的魂魄移来即可。
[30]虰:蚁名。这里双关用法,谐音“订”。
[31]蛘:蚂蚁。这里双关用法,谐音“养”。
[32]抛眉晕:抛,露。“抛眉晕”意同“抛头露面”。
[33]“可甚么”句:可甚么,算什么;说什么。烟聚,犹云集。喻聚集之多。
[34]这等:(如果)这样,指程度、方式、状态、性质等。
[35]讲下:讲席之下,后为佛教对一些知名法师的尊称。
[36]“待相同随喜”句:待,须,需要。随喜,佛教语。谓见到他人行善而生欢喜之意。因谓欢喜之意随瞻拜佛像而生,因用以称游谒寺院。
[37]“献钗头”二句:分别指上文所说的金凤钗、文犀盒。
[38]“如是”句:佛经开卷语。传说释迦牟尼寂灭后,弟子们汇集他的言论,因阿难为佛侍者,所闻最多,就推他宣唱佛说,他以“如是我闻”开场,意为我闻佛如此说。
[39]“管教”句:管教,亦作“管交”、“管叫”。定使;管保。直,遇到;碰上。
[40]花宫:指佛寺。唐李颀《宿莹公禅房闻梵》诗:“花宫仙梵远微微,月隐高城钟漏稀。”
[41]“打叠起”句:打叠起,“收拾起”之意,这里引申为“准备好”。横波,比喻女子眼神流动,如水横流。着,向。
[42]东床:指女婿。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散序》:“曲江之宴,行市罗列,长安几于半空。公卿家率以其日拣选东床,车马阗塞,莫可殚述。”
[43]行:犹言这里、那里。表示处所,多用于称谓后面。
评析:
《宫训》一出,内容为槐安国国母对瑶芳公主和琼英郡主的训诫,主要以国母与瑶芳的唱白形式表现,并引出国母为其女瑶芳选婿一事。全出由八支曲子组成,“夜游官”以下四曲,主要写国母对瑶芳的训诫。由曲后的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