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晋虽远在边关,但是对宫里的事情也是常闻之。这才一听梓芸所说,他就知道了二三,怕明姝发难,便好意的劝下。
大老远的明姝就看见正殿那边站了不少人,梓芸避讳的带着明姝一行往偏殿绕去。
安贵妃宫里东侧偏殿暖玉铺建,是明姝喜欢来的地儿,这会她是迫不及待的跑进去,倒不因温暖之故,而是为那群守在正殿的女人。
“公主殿下福安,三皇子殿下金安。”
明姝随意挥挥手,绕过宫人就进了内殿,果见安贵妃一身华贵端坐在鸾榻上,手持书册。听见外头声响,抬头见明姝来了,就面带慈笑唤明姝过去。
“公主坐这来。”
楚明康跟在后面行礼道:“安母妃万福。”
安贵妃正巧拉过明姝,乍一听少年声音,不由纳闷的看了下。殿内光线甚好,只见站在台阶下的锦服少年,身子挺拔面目俊朗,浓眉大眼,长发束髻,眉宇间透露着一股桀骜野心,委实有些眼熟。
“这可是三皇子?快坐快坐。”
“可不是三哥,今天突然回宫,方才还吓了我一跳呢。”明姝从从宫人手中接过递来的热茶,喝了两口。
安贵妃今年挨边四十了,可因保养的好,面貌上时看不出个真实来,云鬓高髻,耳边的火色嵌金耳坠相印成华,雍容贵雅。她向来带人平善,对于楚明晋,虽非己出,却也看中。
“掐掐日子,老三离宫都差不离一年了吧?”安贵妃缓缓开口温和到。
楚明晋甫一落座,便恭敬答道:“回安母妃,确实快一年了。”
安妃拉过明姝的手,将她揽在了怀中,柳眉微挑说着:“还记得三小子离宫那阵,咱们小公主可是伤彻了心呢,没日没夜抱着陛下要三哥。”
明姝登时脸红,听出了安妃话语中的揶揄,不好意思的就抱着她撒娇:“母妃讨厌,不能揭姝儿短!”
“呀呀,小公主还害羞了呢。”安妃戴着金鸾点翠的长长护甲,优雅的捻着绣绢一角掩唇逗乐到。又朝楚明晋那方看去,凤目微弯道:“老三这次回宫,就多留些时日吧。边关寒苦,累了你。”
“谢安母妃挂念了。”
“咦,母妃,这是什么?”
明姝拿起安妃方才随手搁置在一旁的书册,好奇之下才发上面写的居然是后宫主殿各下属嫔妃的明细。猛的想起了在宫外之时,梓芸说的话,还有那群候在正殿的妃嫔。
安妃叹气从她手中拿过名册,脸色有些不大好,说道:“是陛下让遣一批宫人出去。”
这遣的一批宫人,偏生不是侍人,而是后宫有份位的嫔妃。不曾翻过牌子的,一律遣走。这一道旨意下来,各宫沸腾,大家多少是明白了些意思。
有的自是高兴离去,有的却是如何也不愿走。于是,她这正宫那才挤满了人,无非是请她开恩。
这后宫的女人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此番可是下了大赌注。帝王这遣人的圣旨一下,明白人立刻就盘算开来了。这从后宫遣人之举,史册上可循的往记都是少之又少。如今,帝王病中,遣走一批人,无非是想积德行善,攒些命禄。
两难的路子出现了。
若是不顺帝意,坚持留在宫中。万一帝王这次不曾挺过去,那迎接她们的路,就只有陪葬皇陵了。
若顺了帝意,出了宫去。先不说帝王若这次安然无恙过去,单说就她们这些久居深宫的女人,出了外面去,嫁不得人,露不得面。家里台面好的,还能凭养几年无忧;家里无势的,又靠什么过活?
明姝不懂安妃话中苦恼,她懂那些女人为何聚集,却是逃避性的不想去揣摩她父皇的心思。
“母妃现下又作何打算?”明姝烦问,她是不关心遣人的事,可若那些妃嫔们久坐岚昭宫的话,定是要出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