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盏茶下去,周瑜就派人将陆氏族长陆绩请来了。
比起陆逊较为坚定隐忍的性格,陆绩则是更简单一些,他虽然在极力克制,但眼底的惋惜仍旧清晰可见。
周瑜只是简单叙述,他便识相将此事应承下来,顺便还将你书写的合约拱手相送。
你波澜不惊地盯着自己盏中茶水,陆绩的举动全在你意料之中,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周瑜并非是与他商议而是例行公事走个流程,这些你明白他也明白。
周瑜(字公瑾):"(接过合约置于一旁)那便多谢公绩割爱了,坐罢。"
周瑜眉梢笑意荡漾,拂袖为陆绩斟了一盏茶.
陆绩(字公纪):"(委婉推辞)由中郎将亲自斟的茶自当饮下,只是绩欲赴友人邀约……"
见陆绩如此识趣,周瑜也适时住口,顺了他的意,就算强行将人留下,有孙策在旁,恐怕陆绩也是不自在的。
周瑜(字公瑾):"也罢,我便不强人所难了。"
周瑜欲起身,却被陆绩眼疾手快阻止下来。
陆绩(字公纪):"中郎将这是何故,只一段路程,绩自行离去就好,中郎将此番离席,怕是会怠慢贵客。"
不待周瑜反应,陆绩恭恭敬敬行了一礼后便退出雅间。
周瑜(字公瑾):"(重新落座,拿过合约)瑜以为这几处能修改一二,女公子以为如何?"
江逾白:"对于中郎将的见解,逾白自当倾耳听之。"
周瑜(字公瑾):"善。"
周瑜直勾勾对上你似笑非笑的美眸,将心中想法一一列举。
经过一个时辰的相互拉扯,你与周瑜的口舌之争以江东利益最大化结束。
不愧是周郎,从他启唇之初便将你带进了他的节奏中。
你虽生在璀璨的新时代,但你并不能自诩全知全能,胜过千百年前的古人,因为这是属于他们的时代。
周瑜(字公瑾):"女公子。"
江逾白:"(嗔怪)还请中郎将勿要继续往下讲了,再怎么商讨也是我被您绕进去,更亏的话事后我怕是要哭断肠了。"
你这番做派倒是理直气壮,一点也不显扭捏,而今可没有那些弯弯绕绕,你并不怕被认为是小家子气。
而且你注意到,似乎从见到你开始,孙策脸上的笑意便丝毫未曾消减过。
孙策(字伯符):"敢问逾白如何看待民间镌刻神像一事?"
见周瑜例行完公事,孙策忙不迭同你搭讪,他直视着你,那双历经沙场磨砺的双眼依旧明亮透彻。
望着眼前意气风发的美英姿,你下意识忽略了他的悍烈手腕。
江逾白:"(嘴巴动了动,似是在深思)"
孙策(字伯符):"(仰首笑得)不必避讳,想到什么说什么就是。"
江逾白:"(敛眸)那逾白就斗胆说一说自己的拙见了。"
江逾白:"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为贵,百姓烧香拜神虽是迷信却也是一种信仰,是思想的基础,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自我安抚,并不应该强行抑制。"
孙策(字伯符):"从何说起?"
意识到自己的语气过于生硬,孙策连忙逼着自己平静下来。
孙策(字伯符):"咳咳!"
孙策(字伯符):"家母较为迷信,小时候总是给我们兄弟姐妹灌输那些传统意义上的神话故事,但我的想法正好相反,若是这世上真有东皇太一、九天玄女那些神仙,他们岂会眼睁睁放任世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江逾白:"事实应如是也,但罪不至死,百姓所求大多是吃饱穿暖治病求医,不过在这乱世之中,活着都是奢望,更别提其他了。"
听到孙策平日里吼惯士兵的声音在此刻变得黏黏糊糊,周瑜亦是忍俊不禁。
直到抬眸对上孙策哀怨的目光才矜持收回笑。
周瑜(字公瑾):"是不应该全面封禁民间镌刻神像,总要有什么东西作为希望,支持他们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