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问朱标与萧寒的意见,不就可以了?
反正,不管是未来,还是现在,朝中的大小事务,都是朱标在处理,中书省的去留问题,等问过朱标,朱元璋就可以决定了。
再者,若是萧寒作为中书省左丞相,朱元璋也不是不乐意,可自家的这个臭小子的脾气秉性,朱元璋太了解了,根本不可能出任中书省左丞相。
所以,萧寒接过这个左丞相,究竟想干嘛?
“等下!”
随即,朱元璋便是瞪大了眼睛,就连看向萧寒的眼眸,都是闪过一抹迟疑。
“这个臭小子,该不是猜出了咱的心思了吧?”
看向已经面露淡然之色的萧寒,朱元璋又是狐疑的想道。
有可能!
朱元璋觉得,自己的直觉没错,至少有八成的可能,但也不排除两成的可能,那就是摊丁入亩的实施。
这一项政策,总得经过中书省,绝对避不开,所以萧寒有可能是想避免麻烦,这才选择成为中书省左丞相。
哎!
老朱还真就猜对了所有的事。
要是萧寒知道老朱心中所想,肯定会为老朱点个赞。
毕竟,老朱可是一点没猜错,完全就像是萧寒肚子里的蛔虫。
所以,中书省不能裁撤,至于杀了胡惟庸,萧寒觉得可以杀。
只不过,得先用,而且,还必须是重用。
毕竟,短时间之内,萧寒再也找不出这么一个心思缜密,城府极深的臣子。
但要怎么用,就完全取决于萧寒,谁让萧寒即将担任中书省的左丞相,而自古以来,便是以左为尊,那光是凭权力,萧寒都能压服胡惟庸一头。
所以,未来中书省所有的脏活累活,那可全都是胡惟庸的了。
“陛下,儿臣还有本奏。”
等所有的事落下帷幕,朝臣们纷纷松了口气,终于可以回家吃午饭了,但朱标又是站了出来,看向朱元璋道。
啊?
别闹了,老兄!
还奏?
朝臣们几乎满满的怨念,特别是外面的朝臣,心中更是有苦难言,毕竟,天气挺冷,还下着雪,这怎么扛得住?
但朱标这个玩意,还是在玩命奏请,怎么今日的事,就这么多?
“奏。”
朱元璋摆了摆手,王景弘便又是高声道。
“启奏陛下。”
“儿臣请旨废除土地税,改商税。”
朱标整理了一下衣袍,便是从袖口抽出一份奏章,双手呈上道。
轰!
朱标声音不大,但却如同惊雷般,响彻了整座奉天殿,致使诸多朝臣齐齐看向朱标,眼中泛起满满的惊骇!
原来,朱标在这里憋在大招!
废除土地税,改商税?
这不就是想改国体?
这怎么可以!
“太子殿下,土地税乃国家财政之根本,岂能废除。”
原本不想招惹是非的宋濂,此刻也是站了出来,看向朱标,微微躬身道。
土地税一旦废除,那国家财政必然受到冲击,届时,才是大祸!
宋濂老师,没想到,是您先站出来反对废除土地税。
朱标的心中闪过一抹失望,但脸上不变,随即,便是看向宋濂轻声道:“宋濂老师,孤来问你,土地税是什么?”
“启禀太子殿下。”
“土地税分为两种税,一种为丁税,一种为亩税。”
宋濂想都没想,便是看向朱标开口道。
“那孤问你,每年的丁税多,还是亩税多。”
朱标又是看向宋濂问道。
“往年都是丁税多一点,至于亩税差一点。”
宋濂还是想都没想道。
“但缴纳赋税的百姓,是用自家的口粮来缴纳。”
“而且,现在的大明,百姓缴纳的起赋税?”
朱标的眼中闪过一抹冷意,随即,便是看向队列之中的吕昶道:“吕昶。告诉孤,我大明的税收,究竟是丁税高,还是亩税高。”
“启禀太子殿下。”
“土地税基本持平,但也是一年不如一年,要不然国库不会亏空。”
吕昶躬身出列,看向朱标开口道。
国家财政早就已经出了问题,特别是朱元璋赏赐的田亩,还有朝中官员根本不用缴纳赋税。
所以,朝廷三年的税收,基本都来自士族豪绅,那大明的赋税,自然是一日不如一日。
“啊。”
宋濂有点傻眼的看向吕昶与朱标。
这个结果,宋濂的确没有想过,毕竟,他是文臣,又不是户部的官员,怎么会知道大明赋税的真实情况。
不过想想也实属正常,现在的天下,究竟是百姓,还是流民多,宋濂也说不上来,但按照元末乱世的苛捐杂税,百姓缴纳赋税,的确是很难,要么是硬挤口粮,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