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北相……已经没了……”
刘备打断公孙瓒说道。
公孙瓒瞪大眼睛,一开始他还以为鲍信只是手下的将领折损大半。
没想到是他整个人都没了!
卧槽,这可是一镇诸侯啊!
尤其济北相鲍信还是十八镇诸侯里面相当会用兵的,个人武艺也不算差。
结果一夜之间就没了!
“匹夫孙少卿,不杀此贼,我誓不为人!”
公孙瓒怒喝一声,拔剑砍石。
“公孙将军,那孙羽看似鲁莽,但为人奸诈多谋,万一路上设有伏兵,我们就危险了。”
说着,又在公孙瓒耳边低语道:
“孙羽敢带这么点人来夜袭还不见好就收,其中焉能无诈?”
公孙瓒眯着眼睛,朝前方黑溜溜的虎牢关方向看去。
犹豫了下,还是领着兵马折返。
沿途顺势招募济北相鲍信败逃的军马。
行了五六里路,忽见前方烟尘四起,又是一支兵马。
原来是曹操带着曹洪、曹仁正在往东道方向而去。
“我说孙羽怎么能够轻易入我营寨,原来曹操这厮早就跑了!”
公孙瓒见着曹操居然走在自己前面,顿时明白过来,又气又恼。
本来曹操的大营是驻扎在自己前面的,孙羽要想打自己,就得先过曹操。
结果曹操这厮直接润了,叫公孙瓒被孙羽打的措手不及、防不胜防。
而曹洪、曹仁带着兵马过来与曹操汇合时,也是不禁哭倒在夏侯渊的尸首前。
纷纷请求曹操为夏侯渊报仇。
曹仁红着眼睛,望着曹操道:
“孟德,上有国仇,下有家恨,此仇不报不是大丈夫!”
“请与我三千兵马,我这便前去取孙羽首级!”
曹操本来已经从夏侯渊的死中缓过来了,结果听到曹洪、曹仁的哭泣,又不禁泪光涌现。
他翻身下马,上前握住曹洪、曹仁的手。
“妙才战死,元让身残,此仇不报,非丈夫所为!”
“我听你们的,去虎牢关为妙才报仇!”
曹操此时也是个热血青年,他顾虑的问题没有那么多。
如果有人杀他父亲,他一定会屠城泄愤。
如果有人伤他兄弟,他一定会灭他满门。
眼见曹洪、曹仁带了兵马过来,这为曹操增加了信心。
同时,情绪氛围已经烘托到这儿了,众将士又纷纷请战,曹操不得不做出这个决定!
最最重要的是,曹操作为一个军事家,从军事角度分析——
孙羽趁夜劫营,士气正旺,所以曹操才果断撤退,避其锋芒。
但孙羽厮杀一阵,必然人马疲劳。
这时,自己再折道返回,定能够杀他个措手不及!
曹操正欲折返,刚好碰上了公孙瓒。
“咦?公孙瓒你怎么还活着呢?”
“哦,不是,公孙将军为何在此啊?”
曹操见着公孙瓒兵马不但没少,反而越来越多,心里顿觉无比诧异。
公孙瓒冷哼一声:
“曹孟德,你还好意思问!”
“孙羽趁夜劫营,你不抵挡也就罢了,居然连个消息都不通报一声,害的我被孙羽一阵好打,损兵折将!”
曹操只得连忙赔礼,主要他也是被打懵了,忘了给队友发撤退信号。
“既然公孙将军也在此,不如我们合兵一处,一同折返去迎战孙羽如何?”
“那孙羽今晚胜了一场,必然以为我等不敢接战,趁他志得意满之时,反打回去,定然能够大获全胜啊!”
公孙瓒此时忙于收拢鲍信的兵马,哪里有心思去反打?
尤其之前还被曹操卖了一次,他巴不得曹操也去折损些兵马,于是果断拒绝了。
曹操察觉到公孙瓒态度不对,于是旁敲侧击地询问缘由。
得知济北相鲍信战死,心头不由大惊!
于是果断打消了折返的想法。
不为别的,济北相的兵马是块大肥肉,不能让你公孙瓒一个人吃了。
若是晚了,肉就要被别人分割了!
于是吼叫一声,率先调转马头,朝着大营方向而去。
夏侯惇、曹仁、曹洪各自带兵相随,脸上挂着泪痕……
孙羽待在山上等了半天,一直没有见着追兵赶来,无奈只得带着兵马从埋伏之地撤回虎牢关。
“这帮关东诸侯这么怂的吗?”
孙羽怎么也想不明白,十八路诸侯加起来足有四十万人,自己带几千人孤军深入。
但凡有点儿魄力,都该过来聚歼自己吧?
结果等了半天,愣是一个人没等到。
难道真如曹操写的那首诗一样“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各路诸侯各怀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