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给谁?”
“给那个女孩啊。”
赵蓉说这些之前已经做好了准备。之前工作的银行就在江苏广电附近,认识了不少电视台的人,当然也有《南京零距离》节目组的工作人员。
赵蓉从各个方面一顿输出,从秦淮灯彩在南京人民心里的地位,到非遗传承人的名声不能模棱两可地抹黑,再到传统手艺的复杂艰辛。
栏目组的工作人员觉得这是弘扬正能量的好机会,虽说新闻不够爆,但足够感人。
“谁做?”
“顾荷花先找我诉苦的,她说她做。不过她一个人做起来太慢了,你最近不是跟着做了吗?正好你们一起。而且她那里没有材料,她爸让她不要管这件事。”
沈丁描述着新闻里孩子可能想要的花灯,“她说的是不是小时候那种,在地上拖的,中间还是个蜡烛的,超级大的兔子灯?”
“是啊,就是那种。不过蜡烛不太安全,你就用现在led灯就是。”
沈丁环顾四周,“我这里好像也没有那种材料。”
毛丽云从沈丁接电话时就在听,她问道,“什么材料?兔子灯有的。”
“小时候那种大的兔子灯。”沈丁再三确认。
“有的,灯都一样,骨架做好就糊面画面。小花灯能做,大花灯也能。”
赵蓉在电话那头听见大喊,“谢谢阿姨!我这就告诉顾荷花。”
行动派的赵蓉一个小时后就带着两个人出现在毛丽云房子门口。一个人是顾荷花,一个人则是个陌生男人。
顾荷花穿着一身运动装,两手空空。男人则是一身休闲装,手里提着摄影机。
“我来介绍,这是我广电的朋友,你这个要做多长时间。”
沈丁看看顾荷花,又看看那台摄影机。
“很久。”
赵蓉回头问那男人,“六个小时行吗?”
男人道,“手艺肯定要做很久的,我今天到晚上只拍这一个也正常,我一会儿跟台里报备下。”
“不够。”沈丁打断道,“六小时不够,就我和顾荷花,我妈要做其他花灯的。我们两估计做骨架都要三四个小时。”
赵蓉想都没想,“你那个朋友呢,你之前帮忙的那个陆奇林,你喊他来啊。”
沈丁和陆奇林算不上谁帮谁,这会儿顾荷花看着,摄影师盯着,赵蓉催促着。
沈丁只得给陆奇林打了电话试试,没曾想陆奇林欣然答应,并且半个小时后就到了。
“你是那个……那个……伦敦那个。”顾荷花道。
“你是顾叔叔的女儿。”陆奇林也没忘记顾荷花。
摄影机架起,三个年轻人第一次一起做花灯,花灯的种类也是第一次接触。
陆奇林画画最好,他负责第一步画骨架。桌子上铺开张大纸,陆奇林稍稍比划,就在纸上画下几个圆形,正圆的头,细圆的耳朵,椭圆的身体,小圆的尾巴,和三角状的脚掌。
整个时间不超过三分钟,但大小丈量完都很合适。
沈丁感叹道,“你怎么画这么快?”
“我前段时间不是一直给我爸画花灯吗,那些比这个大多了,都是大型花灯,一回生,二回熟,我这好多回了。”
陆奇林说着还比划着竹片,裁成他觉得合适的长度。
老式的兔子灯,一定要用竹片才正宗。
沈丁拿来烛台道,“你试试看,长短行不行。”
陆奇林指着兔子的头部,“我这根就是头。”
他将竹片放到烛火上烤,边烤边折弯,弯成图纸上头部骨架的样子。
他的力道适中,手法熟练,竹子在他手里甚是听话。
“你在家是不是不止是画图纸,你是不是也在做花灯。”
陆奇林笑道,“偶尔啦。”
竹片在他手里很快变成圆形,顾荷花惊呼,“一样大,你裁的竹片和图纸上的兔子头一样大诶。”
沈丁和顾荷花将陆奇林裁的其他竹片依次在火上烤着,对着图纸弯着。连接的地方用小刀切一个凹陷扣起来,再用老虎钳夹着铁丝绑紧,就特别的牢固。
竹圈做好后,再将它们组装在一起,做成兔子灯的模样。在再外层贴上丝绢,等胶水干透后再描绘出小兔子的形状。
传说每年的新年时节,花市灯如昼,城里的花市有一半是人,有一半是妖精。城外寒冬料峭,城内芳春可赏。妖精也迷人间繁华,就偷偷遛进人群,到处逛到处看。
有些还没有幻化成人形的小妖精也进城看,他们也不害怕,因为城里的好些女子为了好看都毛茸茸耳朵,小妖精也一样的耳朵。
方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妖精不是来害人的,就是贪玩。
而人间也把兔子视作吉祥之物,他们觉得兔子灯能给人带来吉祥与好运。
沈丁原想着至少八九个小时,没想到六个小时不到就做好了。整个过程最漫长的是等浇水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