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不是说国库空虚吗?怎么这么快就给你凑齐了?”
张辅笑着坐下,叹道:“国库是真的空虚,不过今年棉花丰收,各地都尽量用棉花缴纳赋税。如此一来,国库的棉花自然堆积如山。现在国库里面什么都不多,就是棉花棉布多。”
“原来如此......”魏明也想起来了,以前朱元璋为了鼓励百姓种植棉花,特意规定了棉花的价格,也就是不论市场价格如何,朝廷都会以这个价格收纳赋税。
今年棉花丰收,自然会造成棉花价格下跌。而百姓见用棉花缴纳赋税有利可图,当然会尽量缴纳棉花。
当然,百姓也不可能把全部的赋税都用棉花缴纳。那样的话,棉花的需求变大,价格自然就会涨回来了。
“现在棉花棉布都到手了,咱马上就可以给你。”张辅看了魏明一眼,疑惑问道:“你准备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把棉衣给我。你可要抓紧时间啊,再过两个月就是腊月了,到时候若是没有棉衣,神机营将士的日子会很难过。”
魏明看着张辅笑了笑,伸出一根手指。
张辅看了一眼,疑惑说道:“一个月?你莫不是在和咱开玩笑?”
“十天!”魏明呵呵一笑。
“这不可能!你就算是把全京城的裁缝都找来,也不可能一个月缝出一万件棉衣!”张辅完全不敢相信魏明能够在十天之内缝出一万件棉衣。
一个月张辅都认为魏明是在吹牛,十天怎么可能?
“走吧,带你去见识一下。”魏明起身拍了拍手,转身朝着张辅笑道。
张辅疑惑地看着魏明,不敢置信地问道:“你究竟哪里来的把握,能够在十天之内缝出一万件棉衣?”
“去看看,你不就知道了?”魏明一脸轻松地耸耸肩。
张辅盯着魏明的眼睛,重重点头道:“好,那我就等着你给我惊喜!”
棉衣作坊在城外,秦淮河的下游。距离京城有不短的路程,魏明和张辅骑着马赶到。
看到一片十来亩地大小的地方,整整齐齐的五排房舍排列其中。
“你这地方......有点小啊。”张辅骑在马背上看了一眼,有些嫌弃。
魏明淡淡地笑着看了他一眼,说道:“走吧。”
两人走进门口,主事看到魏明来了连忙站出来。
“族兄,这位是......”
主事魏舟行,是魏明的族弟,连表兄弟都算不上。
这也是应有之意,若是魏明选择了表兄弟,说不定都还会被人查出来牵连到他身上。用魏舟行这个族弟就没有问题了,毕竟其他官员也是这样操作的。
谁敢揭破这层窗户纸,谁就是所有人的公敌!借对方十个胆也不敢。
本来魏琮是想要一族里的长辈来坐镇的,他认为年纪大的人做事要靠得住一点。
但是魏明坚决反对!
年纪大的人经历够多,做事的确比较稳妥。不过也会有倚老卖老的问题。
要知道这作坊是魏明建的,虽然让老爹出面,但也不过是借个名头而已。若是对方拿出长辈的名分来压自己,那魏明该如何是好?
为了这一点考虑,魏明最终选择了魏舟行。
“这位是信安伯。”魏明朝着张辅示意,介绍道:“这是我族弟魏舟行,人很聪明,就是不喜欢读书。”
“草民拜见伯爷。”魏舟行对于自己族兄竟然带来一位伯爷很是意外,连忙躬身行礼。
至于魏明说的他聪明但是却不愿意读书,魏舟行只能够报以尴尬的笑容。
他家里并不是供养不起他读书,相反是他自己对读书毫无兴趣。一见到摇头晃脑的教书先生就头昏脑涨,根本读不下去。
读了多年,他也只是读了个能写会道而已。
相反,他对经商很感兴趣。曾经主动向父母提出要经商,结果却遭到父母的严词拒绝。父母想要他读书金榜题名,哪里会同意他经商?
经商可是贱业!
这一次,也是魏明亲自出面,才说服了魏舟行的爹娘,让他得到了这个机会。
所以,魏舟行对魏明十分感激,完全就是言听计从。
“免了吧。”张辅笑着摆手,淡淡说道:“咱和你族兄乃是一见如故的知己,不用如此见外。”
“多谢伯爷。”魏舟行笑着回了一礼之后,才起身。
魏明淡淡笑着看了两人一眼,说道:“舟行,带咱们去作坊看看。”
“族兄这边请。”魏舟行连忙在前面带路。
来到房舍里面,张辅看到整个房舍里面人头攒动。一条条长案直接贯通整个房舍,长案两边站着人正在缝制棉衣。
“你这是......早就开始缝制棉衣了?”
魏明白了他一眼,“瞧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这是作坊,可不是专门为你做棉衣的地方。若是除了你的棉衣,我就不再做其他的生意,那还不早就亏死了?”
这话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