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林叠嶂的山路官道上,有一片漆黑的焦土,焦土之外,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一地的尸体,在地上尸体的上面,木栅营门的正中,还挂着八具尸体。
居中那一具尸体胸前,挂着一条粗麻长布,上面鲜血写就得字已经变成了暗红色。
剿贼者,镇南王郡马宋安是也!
看着这一排用自己手下的血写成的字,端坐高大战马上的朱大能忽的忍不住笑了。
一开始只是低声嗤笑,接着笑声越来越大,直至放声狂笑。
左右牛头山上各路当家的头领面色阴沉而又冷峻,他们一言不发,胸中杀意似乎迸发到了极点,但不可察觉的眼神深处,却隐藏着深深的恐惧。
牛头山上共有十三把交椅,头领朱大能自然坐头一把。
在他的下面,还有十二个当家的头目,这些当家的头目,都是山寨的中坚力量。
前一趟去攻江源县城,折了老五桑虎,老九雷横,十三把交椅便只剩下了十一把。
而桑虎和雷横都是朱大能的心腹手下,这两人一折,朱大能在山上的话语权也被削弱不少。
多日以来,山上的氛围都有些微妙。
各路头领心里都清楚,朱大能在等一个时机,一个合适的时机拿人开刀。
所有平日与朱大能不太对付的,进来行事都十分的小心。
直到军师给他出了主意,趁着江口大营兵马抽调,左近官军正是虚弱的时候,派出人马拦截三县道路,使得三县与外界断联,再等时机一口将三县的地盘全都吃下来。
到时候坐拥三县之地,朱大能就是裂土称王也够了。
一开始朱大能虽然对这个计策动了心,却还是犹豫不决,并未当即决定。
然后才是马连山派人上山,与朱大能商议一夜,才让他下定决心动手,命人下山拦路。
江源这一道拦路的,在山上位列第十一,跟二当家的关系最为紧密。
此时,挂在营门木栅中间的那个,就是他。
在朱大能的旁边,同样坐在高大战马背上的,就是牛头山的二当家王金奎。
朱大能笑了半晌,忽的扭过脸看向旁边的王金奎道:“老二,你怎么看?”
王金奎眯着眼睛目光死死的盯着栅栏上的尸体。
老十一不只是他这一边的人,同时这次带下山来,断江源道口路的这些手下,也全部都是他的嫡系人马。
人人都只知道朱大能被朝廷通缉,逃到牛头山,在山上做了山大王。
短短几年之间,便将牛头山变成了方圆百里以内最大的土匪。
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在朱大能上牛头山之前,山上本来就有一伙人,当时领头的,便是王金奎。
那时候他手下虽然只有几十号人,但是毕竟是自己做老大。
因为山寨位置正卡着三县之地,所有三县往来的车马商旅,都要从他们的地界过。
随便派一绺子人下山走上个一两趟,就够山上吃上个把月的。
那个时候,是王金奎日子过得最为舒坦,最美的时候。
而且因为那时候他们地方小,人也不多,没什么名气,官府也没有多注意他们。
就连山上人下山抢漂亮姑娘上山,也没人管。
可以说,王金奎那个时候的日子过得,就是拿个县令给他他也不换。
一切都是从朱大能到了山上之后才开始变得不一样的。
朱大能此人阴险毒辣,又野心极大,抢了他的寨主之位不说,还利用牛头山的优势,大势扩张势力,对牛头山方圆一二十里内的村庄疯狂烧杀抢掠。
几年下来,导致这范围内所有的村庄全被他们抢了干净,杀了干净。
也是因此,引来了官府好几轮的围剿。
要不是靠着山上地势险要,又有密道逃脱,他们早就已经叫官军给剿灭干净了。
王金奎没有朱大能那么大的野心,他只想让牛头山回到原先那样,他还是在山上美美的做他的山大王。
没钱没粮了就下山拦个商队抢一波,没女人了就去近左的村里抢几个民女。
实在不行,找几个兄弟化装成百姓进县城里,找个烟花之地绑几个有姿色的也不是什么难事。
上次朱大能非要带人去抢江源县城,结果收获没多少不说,还损兵折将。
特别是他手下的桑虎和雷横两员大将死在了那个郡马的手上。
当时王金奎心里还很是欢喜了一阵,暗中谋划着看有没有机会能够脱离山寨自寻门路。
牛头山他是不想要回来了,这地方本来就已经被官府盯上,江口大营兵马在出征之前,就已经放出风声,要找时间彻底剿灭山寨。
要不是突然拔营,这会儿说不定寨子已经叫人给夷为平地了。
现在朱大能又听信谗言,干出了断绝三县官道这种事,那等江口大营兵马回来,第一时间肯定就是灭了他们。
王金奎没那么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