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阅读

字:
关灯 护眼
婷阅读 > 十指神针漫游记 > 第47章 李白杜甫

第47章 李白杜甫(第1页)

    周代有乐官采集歌谣也就是采风之制,这据说就是《诗经》“风”这一部分的由来。盛世一度也兴起了采风热,这却与“乐官”甚至与音乐界无干,后结集而成了《红旗歌谣》。

    诗歌热升温,上面号召每县都要出几个李白杜甫。

    有位大文豪写道:

    “麻城中稻五万二,

    超过繁昌四万三。

    长江后浪推前浪,

    惊人产量次第传。

    到处都是新李杜,

    到处都有新屈原。

    荷马但丁不稀罕,

    莎士比亚几千万。”

    李太白“到处”一抓一大把——

    “一根扁担丈二长,二郎担山赶太阳。”

    “撕片白云揩揩汗,凑近太阳吸袋烟。”

    “端起巢湖当水瓢,哪方干旱哪方浇。”

    “玉米稻子密又密,铺天盖地不透风。就是卫星掉下来,也要弹回半空中。”

    气魄与想象均不让太白。

    杜诗侧重一个忧字,沉郁顿挫,就不好办,没有土壤。

    看这一首:“我是喜鹊天上飞,社是山中一株梅。喜鹊落在梅树上,石磙打来也不飞。”

    只能说稍有点儿悲壮和顿挫的味道,像预言了什么。

    熔炉很快炼出了成千上万吨诗。

    有的县一个月就拉了一车几百斤重的诗歌去省文联。有的厂一个月写在大字报上的诗歌就有十万多首。

    诗棚、诗亭、诗窗、诗墙、诗歌栏、献诗台、赛诗会、战擂台遍布各地。

    诗歌村当道的墙壁都用石灰水刷白了,村里安排人每天在那里画画和做诗。

    鸭嘴山水库工地亦摆起诗歌擂台。

    诗歌是精神产品,很难想象气喘吁吁吭吃吭吃之际头脑能产生灵感。

    指挥部遂按仇鹰建议,凡高小以上文化的人,及虽无学历但已向广播站投过稿的人,每天延长休息半小时,用来写诗。

    仇鹰甚至准备将这些人组成诗歌战斗营,采取插红旗、拔白旗的手段促进生产。

    考虑到文人相轻,集中恐难出好作品,才放弃这个念头。

    冷骏也心血来潮地写了几首四不像——

    树红旗

    树红旗,拔白旗,管你喊娘喊老子。红旗迎风高高飘,白旗下面骨成堆。(自注:白旗是帝国主义反动派。)

    人民公社是金桥

    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向天堂路一条。托塔天王失颜色:玉皇,公社社员来了!玉皇:卿等莫慌!天上一日,世上千年。打个盹儿,再看!

    赤膊化、彩妆化

    梨花白,桃花艳。驱动鸭嘴十万兵,力量比天大。梨花成泥香如故,桃花轻扬上九霄。啊,一步之遥,姑娘差点上了天堂!

    广播站女播音员反复播秦吉了衔来的“寻人启事”,内容与偃师凌虚阁广播的一字不差,被仇鹰叫停。

    仇鹰怀疑这是特务接头的信号,拿稿纸去找冷骏研究的途中,怎么觉得寻的就像是冷骏?

    站着又看一遍稿纸,觉背心有股寒意。

    女播音员挨仇鹰批评后不久,冷骏来了。

    她拿着诗稿都要轻轻念一遍,看拗口不拗口。

    她念一遍冷骏的诗后情绪一振:“嘿,你写这三首,是我们收到的最好的诗了!”

    瞟诗人一眼:“第二首打个盹儿,再看,怎么讲?”

    诗中得意之笔称为诗眼,诗眼若是含蓄的这种,说明了便觉乏味。

    冷骏便也瞟她一眼。

    她觉得在考自己,就说:“玉皇代表的是怀疑派、右派,对不对?”

    “虽然我这首诗不好,但是一首好诗,就是要有各种各样的解释。”

    播音员怀着激动心情播出了这三首诗。

    所谓“人是桩桩,全靠衣裳”,诗朗诵叫三分文字,七分播音。

    仇鹰听了广播一方面很兴奋,觉鸭嘴山诗歌擂台无擂主的局面总算结束了!

    一方面又对作者冷骏是特嫌感到遗憾。

    他去广播站要来诗稿,戴着怀疑作者是特嫌的有色眼镜看,发现大有问题。

    第一首诗“白旗下面骨成堆”,诗人成分好可以,成分不好嘛……

    第二首,不是什么讽刺玉皇是怀疑派,作者自己就是怀疑派,白旗!

    第三首——这首最刺激仇鹰的神经!

    第二天,冷骏被带到诗人圈子,以为来切磋诗,突然就被“甩”起来了。

    起初就是推来搡去。

    这拨诗人工地文化算高的,嫉妒心也算强的。

    都觉得冷骏三首诗字字珠玑,成了擂主,诗打不过,拳头脚尖打得过,于是很快便成了拳打脚踢。

    冷骏始则惊讶——惊讶大家变脸之快。

    继之怜悯,从钢筋铁骨中沁出的泪滴如茉莉栀子,一朵一朵透着清芬。

    他环顾打手好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赏月阁 重生农家女 闻香始觉美人来 顶级秘宠,二爷的心尖前妻 宠妻上瘾:祁王,汝之脸呢 万界幻想纵横 丧尸修仙 聊斋左千户,佛门世尊! 亡灵支配者 我独自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