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清晨,周维咏来到黄毛岭,三声口哨过后,一年青后生串到周维咏面前叫了一声:“师傅。”话声未落,趁其不备,周维永一招“蜻蜓点水”过去。弟子反映极快,马上一招“童子拜观音。” 几次尝试,弟子终于不上当了,心里暗自高兴。弟子有所长进,什么样的弟子教什么样的武艺,周维咏心里一清二楚。一连几招过去,弟子轻松敌当过去,周维咏暗暗称奇,连续几招新的招式向弟子击去,弟子一一化解。周维咏一招“海底捞针”过去,又一招“泰山压顶”向弟子击去。弟子招架不住,一时基本功不稳,败下阵来。周维咏喝道:“近段时间谁在背后指点你的武功。”周维咏脸色极其不好看。弟子回答道:“只有师傅一人在指导弟子,并无他人。”周维咏破气为笑的说:“你竞能一连接我十来招,而未有败迹。而我使的都是新招,你竞能一一破解,那又是何道理。”弟子说:“弟子近来勤学苦练,一刻也不敢殆慢,生怕误了师傅所托。”周维咏高兴的说:“你能有所悟,那是最好不过。希望你能继续发扬下去。”弟子这才松了口气说:“多谢师傅理解,弟子一定加陪努力,不负师傅所托。”周维永教徒弟以严厉著称,常常引导弟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发展方式,最终由弱变强的练习方法。周维咏从不在徒弟面前留绝招,武术靠的是勤学苦练,熟练到了一定程度,招数自然而成,见招折招,逢式变化,精妙绝伦,练武自然就到了最高境界。
周维咏一生所学,招招制敌要害,但在平常人眼里只是一个平常木匠而已,从不轻易显山露水,一辈子宁愿平淡一生,也不在旁人面前显耀半分。一年一度的比武又要开始了,这是周维永与唐世勇二人私自约定好的,二人比了十多年,并没有见胜负,后来一直由徒弟出面比试武功,可是也并没有比出个强弱之分。唐世勇并不显狠。
这天三更时分,唐世勇化了妆,戴着斗笠从家里出发了。来到十里坪,这里有一户人家,弱了几代,父辈们勤劳,培养出了三个儿子出来也实属不易。但愿在这一代人里,能有一个儿子出来支撑门户,那也实属万幸。老大跟人学了漆匠,一年到头跟着师傅漆家具,三十已出头还是孑然一身,父母亲非常着急老大的婚事,然而急是归急,但也实在是无可耐何的事,父母们无能力操办婚事,只得任由他在外流浪,飘泊。老二长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苦于没有师傅带领,一时尊在家里,眼见得到了娶亲的时候,可人穷志长,也实是没有人来提亲。父母亲心下悲凉,田家人不知何时做的孽啊。老三还在学校读书,读书成绩可以,可是家底堪忧,再也无法供他上更好的学校。唐世勇看到这一家的情况,决定培养一个人出来,以后这个家里一定会强盛起来。
从此后,老二田家伟跟着唐世勇学习武功,日有所进,越学越精湛,唐世勇看到眼里,喜在心里。看得田家伟是个可雕塑之才,二人日渐熟了,田家伟对唐世勇师傅无话不讲。唐世勇不但教武功,而且一连生活细节问题都讲与田家伟听。特别是口才,唐世勇倾馕相授,细心教导说:“你看二人一见面,二话不说,就是拳头相对,不是的吧!所以口才才是人生一件大事。人生啊!第一才是嘴巴子,第二才是笔杆子,第三才是拳头子。有了这三样,才能在这社会上吃香。当然这是在人际交往中的三项特技。人生还有好多技术都可以学,技多不压身嘛!”田家伟对自已的不足之处勤奋不已的学习与操练。一一听从师傅唐世勇的教导。唐世勇一连传授了田家伟半年多的功夫,所学武术足够可以应付山匪村贼,所学口才足够可以评论村内家务事情。从此后,田家伟在村内家庭纠纷中,次次在场,排忧解难,帮助村内家庭和睦,邻里友善出了不少心血。由于在村内有一定的知名度,于是不到第二年就娶妻生子。田家父母高兴不得了,忙得敬神祭祖,靠的是祖宗保佑,神灵的庇护,这才有了子孙后代。唐世勇听得,只是暗自好笑,并没有做声。
果真光荫似箭,日月如梭。唐世勇与周维咏的约定就在明天。唐世勇正值年壮,周维咏正是花龄。二人比来比去,也觉得并无新鲜之题,深觉枯燥无味。二人站定乱石岗之上,只听得耳边风呼呼做响。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这时突然在不远处,有二个年青人打起架来。两人相互抱着,互相撕扯,滚成一团。良久没有人前去相劝,只见越打越甚。唐世勇与周维咏相互点头,“说就以此为题,咱们俩各教一个,三日内比试输赢,你看如何?”周维咏开头说:“哪你选哪个。”唐世勇想了想说:“其中一个不是那个傻瓜吗?我就选他。”周维永说:“好,一言为定。”唐世勇傲气的说:“你不是有点石成金之能吗?我今天让你见识一下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夫。”周维永咬着牙说:“好啊!看一个傻子到你手里到底能变成什么,而且只有三日之内,看你如何赢我。倒要见识一下你的腐朽神功。”唐世勇与周维永各自拉开二个打架的孩子,相背而行,各自领回家中。
唐世勇来到家里,看到傻子脸上许多被指甲抓伤的伤口。拿出红伤药帮傻子涂上说:“你想打他吗?”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