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益是当时著名的历史人物,因辅佐三皇五帝中的舜帝调驯禽兽和帮助大禹治理黄河,功绩卓著,家族开始成为中国远古历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但因后代子孙恶来助纣为虐,残暴无道,被后世武王诛杀,显赫一时的一族从此衰落,后人沦为下层平民,被举族迁徙到如今的华西的天水区地区开垦土地。从伯益经过了大约上百余年,终于传到了另一位远祖高人,这个人成为了连氏一族的救星,拯救了没落的连氏一族。此人就是被后人“止水龙王”的连璧。他承继家传绝学,在华西和华北之之间驯养畜马,大力发展畜牧业,改善了当时贫瘠天水的面貌,当时的天水王将名为清水的一片地区交与连氏一族, 作为封邑赏给了他 ,清水在北狄边境,没有多久,连氏一族成了这里真正的主人,创建了一个小小的诸侯国,并在北狄入境侵略的时候,保卫国家,最后赢得了胜利。衰落了数百年的连氏一族在连璧手里重新开始崛起。
又过了许多年,连璧的曾孙连仲世袭了清水领主大位。传说连仲长得膀大腰圆,勇猛善战,深得诸侯国百姓的重视和喜爱。
由于当时西西羌和北狄等边疆外族屡犯边境,烧杀抢夺,无恶不作,清水再一次面临着严重的边患问题。连仲看到之后,看到边境地区被外族骚扰的已经不成个样子,那里的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心中十分不忍。由于连仲久居边境,熟悉北狄情况,又勇猛善战,就多次利用自己的力量讨伐西戎。两年之后,连仲因为清水一户村庄一夜之间被北狄屠村,怒火万丈,再一次领兵伐戎。由于轻敌,不幸中敌埋伏,被北狄军包围在狭窄的山谷之中,滚木雷石齐下,他被乱石砸中,暴叫一声:“我没能把你们这些狗贼全部杀光,真是死不瞑目啊!”就壮烈牺牲了,他所率领的三千连氏家军也几乎全军覆没。
连仲生有五个儿子,个个都是铮铮硬汉,长子沉稳雅重、果敢善战;幼子虽年幼,却天资聪敏,足智多谋,俩人是连氏一族的主心骨、顶梁柱。连仲牺牲的消息传到清水,清水上下一片悲声,兄弟五人个个哭得泣不成声,发誓要继承父亲的遗志,消灭北狄,给父亲报仇。但由于连仲的这次失败,族里兵力已损失殆尽,无法再与北狄抗衡,只有求当时强大起来华氏一族发兵。于是,兄弟五人立刻动身前往华氏一族族地,要求觐见华氏一族族长,请兵再次伐戎,为父雪恨,为国除害。华氏一族族长被他们的勇气和孝心深深打动,再加上北狄边患如芒刺在背,令其坐立不安。于是,他立即召见了他们,将自己嫡系的五千精兵交给他们,派华氏族人监军,命令连氏兄弟再次讨伐西戎。于是,兄弟五人精神倍增,立即连夜马不停蹄的返回秦清水,动员境内全部剩余的兵力,号称精兵七千,准备伐狄。
兄弟五人皆身穿白衣白袍,齐聚父亲灵前,誓师出征。到达边境后,华氏族监军与兄弟五人开会商议作战方案,献策说:“北狄兵将众多,粮草充足;我军兵少将寡,加之远道攻敌,粮草不济。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若想取胜,不宜打持久战、阵地战,必须采取闪电突袭,各个击破,分头歼灭的战术。毕竟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打乱他们的指挥系统”。大家采纳了监军的意见,命令全军偃旗息鼓,连夜出发,经过一昼夜的奔驰,悄悄来到了北狄都城。兄弟五人常来北狄,熟知北狄人习惯和地理情况,很快就摸到了北狄主力部队的驻扎之地,趁着夜黑风高直扑敌营,有条不紊指挥军士在营内四处放火,五兄弟身先士卒,一马当先,直闯敌营中军大帐,将士们个个如猛虎下山,蛟龙入海,刀砍戈刺,以一当十,如入无人之境,似狂风扫秋叶一般,兵刃所到之处,敌人一个个应声倒下,将士个个血染征袍,变成血人。仅一个多时辰,胜负已见分晓,北狄军队扔下大营和无数尸体,狼狈逃走。这一仗彻底摧毁了北狄主力部队,歼敌近五千人,缴获武器、车马及辎重粮草无数,遏制了狄人的猖獗势头。随后,兄弟五人带领将士乘胜扩大战果,一路追杀,从北狄手中夺回了被西戎占领了多年的都城,把敌人追到大漠深处,解除了北狄对当时正在成长的国家的威胁。
可以说,有如今大华四海升平的模样,连氏一族是实实在在的功不可没,而且他们忠义两全,因为感念华氏一族的帮助,便决定加入华氏一族麾下,最后四处征伐,为大华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这一段历史从未从史书中抹去,可是即便如此,现在已经没有几个人还记得当年叱咤风云的连氏一族。
他们光辉早已被抹上黑灰,添上了屈辱的颜色。
莫念痕面色不改,在云端未曾失踪之前,他就因为嫉妒调查过自己的二师兄,自然也知道他是连氏一族族人,不过因为连氏没落,也没有多加留心。
如今王丞相花费多时口舌,与他说一段耳熟能详的历史,和他想问的事情有什么关系,还是说,连氏本身有什么问题?这个本身,包不包括连臻。
♂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