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他一直在纠结怎么把这个新颖的创意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清楚,让这些店老板接纳它、认可它,继而心甘情愿的入驻平台。</p>
但现在想想,完全没这个必要啊。</p>
他跟店老板根本就不是一类人,说的更准确一点,二者压根儿就不在一个维度上。</p>
店老板们普遍学历不高,很多都只是初中甚至小学文化。跟他们聊什么互联网经济、聊什么线上线下相结合,简直就是对牛弹琴嘛!</p>
这些人不关心世界、不关心大趋势,他们只关心钱,只关心自己今天挣了多少,明天还会不会挣这么多。</p>
所以要想让他们进驻平台,扯那些高大上的互联网经济没一点用,落脚点还要放在“钱”上,只要能让他们挣到钱,什么都好说。</p>
确定了这个大方向,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让他们挣钱。</p>
余大成伸了个懒腰,把空瓶子扔到垃圾桶里,起身往寝室走。</p>
说到钱,额外补贴当然是最快最好的方式。网约车概念刚刚兴起时,滴滴和快滴为了宣传推广,拼了命的烧钱给补贴,当时在全国都掀起了一阵巨浪。</p>
但以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个方法并不可行。</p>
原因有二。其一他只是个学生,不是个财大气粗的土豪,没有充足的资金对所有入驻的饭店进行补贴。其二,说白了这些店老板就是一群好占便宜的小市民,一旦被他们发现有利可图,就会想方设法的钻空子,到时候原本想促进销售额的补贴反而成了累赘。</p>
余大成纠结了,不自觉的把手伸进嘴巴里,开始啃指甲,这是他遇到难题时经常会做的一个动作。</p>
啃着啃着,他想到了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用事实说话。</p>
你不相信我的平台能赚钱是吧?好,那我自己先开一个饭店做示范。而且这个饭店不临街、不临路,就开在小区里,搞那种中央厨房的模式,所有的生意全都由外卖平台来提供。</p>
到时候饭店生意火了,不用打广告,这群饭店老板自己就凑过来申请入驻了。</p>
想法虽好,但又有一个新问题随之而来。他对餐饮行业不了解,大厨去哪儿找,中央厨房设在哪儿等问题都需要从长计议。</p>
建外卖平台的人选还没确定,又有一个餐饮店需要开,余大成突然感觉自己的精力和脑子不太够用了。</p>
“不能乱,不能乱,理清主次关系,抓住核心问题。”余大成心里默念。</p>
这时候,多年的职场工作经历派上了用场,一支烟的功夫,余大成排除了各种看似繁杂的表面问题,迅速抓住了核心矛盾——人手不够。</p>
说白了,他就是一个穿越回来的HR,不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上帝,不可能任何事情都亲力亲为,事无巨细,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况且,开饭店、建平台这么大的事儿,想短时间内一个人做起来是不可能的,必须找人入伙。</p>
这样既能降低试错成本,也能分摊前期的资金压力。而且他已经想好了,所谓的“找人入伙”,只是一起开饭店而已。外卖平台,必须由他独资掌控。</p>
至于入伙的人选嘛,他身边就有个最合适的人,董浩。</p>
说起这个死胖子,别看平时傻呵呵的,但却是个标准的富二代。家里开了好几个饭店,虽然不是什么五星级的大饭店,但规模还是有的,找几个有经验的厨师更是轻轻松松的事儿。最主要的是,董浩这人性格偏软,家里良好的经济条件让他养尊处优惯了,平时就喜欢玩游戏,没什么大的野心和报复。</p>
跟他一起做生意,失败了不用担心兄弟没得做,成功了也不用担心他取而代之,另起炉灶。</p>
至于另一个搞IT的人,余大成改变了之前雇人来做的想法。因为雇的人不可靠,如果外卖项目成功了,他很可能拉出去自己单干,如果失败了,那更干脆,大家都完蛋。</p>
所以,这个人选必须慎之又慎。</p>
就在刚刚,余大成一下子想透彻了,他跟这个搞IT的人不应该只是简单的雇佣关系,而应该是伙伴关系,如果两人之前就认识,彼此知根知底,那就更好了。 </p>
毕竟,开饭店只是前期开拓市场的无奈之举,随着外卖平台的逐渐壮大,对饭店的依赖度会越来越小,直至完全边缘化。相反,IT团队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大,这群码农不仅要技术过硬,还要足够可靠,万一平台初具规模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