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冒险者的致富经(第4页)
回归故土那两年,贾升平最喜欢做的事儿,就是跟旧同事啊老熟人啊,甚至是新朋友们,聚会碰面。
并且,贾升平特别爱现,经常夸耀自己的投资致富史。
她还不是单纯的炫耀自己的投资眼光,还很慷慨地每次都抢着买单付账。
一大帮老朋友虽然对女同事的“致富经”听得滚瓜烂熟,精神不知不觉已经陷入麻木疲倦之态,但每次看到是女同事抢着结账,下次又有了精力,重新来面对她“祥林嫂”式的“轰炸”了。
其实贾升平也是寂寞的。
年已半百之人,除了在熟悉的人面前炫耀一番,除了跟亲朋好友家长里短的胡侃,除了旅游和叉麻将,她的业余爱好真心没有多少。她的快乐的源泉也挺单一。
没有子孙“承欢膝下”,就只能在熟人和亲朋中找安慰。
但别人还是挺羡慕贾升平两夫妻的。
大伙羡慕的是他俩平凡的积累财富的经历。
对!就是平凡的致富路。
毕竟按揭买房的事儿,十个国人里面,起码有六个会亲身经历。只不过贾升平的“按揭买房”比大伙都玩得大些,普通人举全家之力供一套房,他两夫妻则是举全家之力供十套房。
除了数字比他俩玩得小,其实“按揭买房”的甜酸苦辣经历,都大同小异。
而供房的数字要变得更大,只不过一开始胆量再大十倍就可以了。有那么大的胆量,就算不供十套吧,估计也能冒险去供好几套房的。
大伙除了羡慕贾升平夫妻有钱之外,也觉得换成自己有那么大的胆量供多套房的话,变富的把握大,而孩子照样会生一大堆,不至于像贾升平夫妻那般,顾此失彼。
国人就是那么自信。也不知道这份自信打哪来的?
……
梁腾就因为前世蹭了几十顿“富婆前同事”的饭局,所以对贾升平那经历,熟得不能再熟。
梁腾有时候工作得太辛苦,也很随大流的产生了庸俗.念头。不无羡慕地想到:自己如果有女同事的胆量,也去贷款,投资房地产,能不能也“完成赚它一个亿的小目标”呢?
懒惰的羡慕心理,没持续多久,他就穿越重生了。
所以在重生最初的一、两天时间里,梁腾总在脑海里,回想着贾升平的发迹史,思考着该不该复制一下?
后来,用“系统”的创业金投资的“小梁美食”最新一期,风云突变,在梁腾重生的第三天后便迅速蹿红。
梁腾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的“亏损额”,忙了个焦头烂额,实在没心思再去理会其它的投资项目。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勉强让“亏损”的前景,稍稍盖过了“盈利”的前景,梁腾这才勉强可以“喘一口气”了。
可以来研究一下,投资房地产业的长远发展大计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梁腾恰巧在跟他爸的一次通话中,梁老师提到了“李屋村小学”旧址地块想要出售的消息。
这消息给梁腾的感觉,就像是“渴睡时有枕头送”。
毕竟自己手头上资金,极为有限,拿出几百万去炒地皮,那还是“系统”的钱,“临时额度”啊,过期作废的那种。
反正有钱可以支配,按照常理来说,当然也可以照搬女同事贾升平的发迹史,去魔都投资。
可事实却不然。
梁腾如果拿“系统”的“创业金”去投资魔都地产的话,“系统”就会通不过。
因为投资魔都十多处地产,跟你现在经营的公司根本就没关连。再直白些说,“系统”不允许你直接拿“创业金”去投资房地产业的——这在最初激活“系统”的时候,就“明文规定”了的。
购买“李屋村小学”的旧址,梁腾给的合理理由,是为了替本公司修建办公场所。
这个“借口”够硬。最终“系统”才不得不妥协,给了临时的“创业金额度”。
所以,梁腾虽然知道现在是地产业即将爆发的购地黄金时代,他仍然不能直接去照搬贾升平的赢利模式。
那模式需要等到十几年后才见成果。梁腾等得及,只是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本钱。没钱投资啊。
梁腾的目标很明确。若想彻底摆脱“系统”束缚,其实最便捷的方法就是:你赶紧借助“系统”的力量,去完成属于个人的“财富积累”吧。
这话说得似乎有些拗口。但理解起来不难。
也就是说,前期的“财富积累”,需要把系统创业金不断的亏损,然后通过“结算日”的特殊换算法,把亏损变成他银行卡里,真正可以随心所欲支配的钱。
当卡里这种钱累积到一定程度,再拿来投资房地产业……届时,“系统”也不能挑他的错!
梁腾拿自己的钱去投资房地产,关你“系统”什么事呢?
当然没错!
也没违背他跟“系统”的“协议”!“系统”无权干涉。
总之,现在梁腾可以动用“创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