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事查着了。”李三神秘地附在严升耳边说着。
“什么事?”严升问道,他曾经对所有捕快打过招呼,凡是捕快去查办的事,如有什么发现只能最先向他报告,如有违反,将扣薪水。
“你不是叫我们去查那些商号,看有不有用大锭银子买卖的事吗?我这几天天一亮就出去查,好辛苦哟,终于让我查到一点眉目了。这不,昨天我去茂昌米号查问,果然找到了,他们那里居然有人用五十两一锭的银子买米哟。”李三捕快低声地说道。
“是吗?”严升一下来了精神,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千真万确。”李三说道。
“没看错?”严升问。
“错不了!”李三回道。
严升略一思忖后便对李三说:
“记着,你不要对任何人说起这事,我们两个先去看一看再说。”严升给那李三打招呼。
“明白,捕头。”李三回道。
二人出了衙门,急急朝仪凤街的茂昌米号走去。
到了那米号,铺子里正人来人往。见有身着官服的捕快进去,一些人就匆匆地往外走,生怕惹上什么麻烦。
“叫你们掌柜出来说话,就说严捕头找他。”李三对正忙着的一个伙计说道。
那伙计似乎吓着了,话也不说就一趟子跑向后边去了。不一会就见掌柜急急地走了出来。
“不知大人前来,请恕罪过。”掌柜一上来就作揖赔罪。
“到后面说话吧。”严升说。
“请,请,快请!”掌柜拱腰相请。
几个来到后面,严升也不说话,东看看西瞧瞧,那掌柜站在一旁心里直发毛。
“大人,不知何事需要小铺相助?”掌柜小心地问道。
他以为又是象以前那样,不时有捕快或士兵前来找一些岔子捞一些好处。他对那伙计使了一个眼色,那伙计便出去了。
“我们捕头有话问你。”李三趾高气扬地说。
“哦,哦,我听着,我听着。”掌柜哈头低腰。
“听说你这里有人用五十两一锭的大银买米,是吗?”严升拉长着语调问道。
“五十两一锭?”掌柜一愣,没明白他问这个干什么。
“是啊,五十两一锭。”严升加重了语气。
掌柜埋头想了一下。
“哦,有,有,有那么一次有人用过,我也还从来没有见过那样大的银锭吔。”掌柜好象记起来了。
“那你拿出来给我看一看吧。”严升说道。
那掌柜以为这些捕快想要五十两讹银。
“大人,我这小买卖,生意又不好,这五十两是不是有点多?你看能不能—”掌柜几乎要哭了一般。
“哈哈,我只看一眼,又不要你的,你以为我要如何呢?”严升明白了那掌柜的意思。
这时,那伙计走来,递给掌柜两封红包。掌柜接过来走上前来。
“大人,光临小铺,不胜荣幸,这点小意思还请收下,各位二两银子给兄弟买点水喝。”掌柜将红包递上。
严升看了一眼那李三,李三就上前接过了红包。
“掌柜你不用客气,我们前来查案的,你放心,我们看一下那银锭就走,你不知,有地方发生大案,这五十两的银锭就是线索,所以我来看一看。”严升说。
“哟,是这样呀,那你等等,我去拿来。”掌柜忙忙地去了。
不一会儿,他就匆匆地手拿一个大银锭过来了。
“你看吧,就是这个,我作生意这么多年,这么大的还是第一次见到。”掌柜递过那银锭。
严升接过来,掂了掂,再翻过来一看,底部有铸文,虽然几经磨擦,已经模模糊糊,但还是能隐约可见“大西”二字。
“就是它。”严升几乎肯定地说。
“你知道是什么人用它的吗?”严升问。
“这个要等我翻一翻账薄才知道。”掌柜说。
“那你快去翻一翻,我等着呢。”严升催道。
看见这一银锭,严升似乎起死回生一般。这个发现如果告诉蓝驼子的话,那么他要准备受的处罚也许就不会有了,更加值得庆贺的是,有了这个线索,可以拿去和绑他的那伙人作交易,让他们放过他,而他就把发现宝藏的事告诉他们。自己则不会再受威胁了。
想到这里,他兴奋不已。
“找到了,找到了,你看—”那掌柜手里端着账薄走过来对严升说道。
严升一把抢过来,只见那账薄上记着:云谷庵购米百担,银五十两(一锭)。
“你看,我还专门注了一下,这银子是一锭,当时,因这没见过这样大的银子,还想不要呢,谁知对方说人家想要还不得呢,你还不要,这是宝贝,稀奇得很呢。我拿着后还找人去验了一下,确实真银我才收下的。”掌柜解释地说道。
“这云谷庵买这么多米?”严升绉起眉头,自言自语地说道。
“对,这云